本报记者 梁高强
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8月21日晚在咸阳市落下帷幕,可对于咸阳人民来说,追求美好生活的“熊熊火炬”却越燃越旺,省运会后咸阳的变化似乎才刚刚开启新征程。
精彩、绿色、惠民、智慧、节俭的办赛理念贯穿其中,体育盛会、文化盛会、民生盛会、发展盛会交织融合,“激情省运、逐梦咸阳”的故事不止于体育运动,全市上下奋力拼搏、不断超越,不断彰显全国文明城市的底蕴与魅力,续写省运会后咸阳变化新篇章。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从绿化工程建设到绿植补栽,从植物修剪到街景提升,以及绿化执法等方式栽花点缀、扮靓街区,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优化生态环境,咸阳市以迎接省十六运为契机,广泛植绿。
金旭路、滨河路、高铁站前路、渭阳路等35条路段补栽樱花557株,补栽行道树144棵,补栽金叶女贞、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等灌木约107540株,补栽月季1700株,补栽麦冬草约23800斤。同时,持续增加街区精品植物、花卉、花箱的摆放品种和摆放数量,在文兴路栽植樱花400棵;在城西快速干道安装绿网3300米、栽植藤本月季9000株、大花月季3200株;在咸通路、滨河路、秦都桥等15处街头十字摆放牵牛花、雏菊、海棠等7个品种花卉,累计500万盆。
从一朵花到一片绿,从一条路到一张网,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绿化、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升级和完善,助推了咸阳市城市化发展进程。
体育运动迎来发展新机遇
从筹办省十六运之日起,咸阳市牢固树立惠民理念,从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到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无不体现惠民的初衷。值得一提的是800里秦川渭河沿岸全民健身长廊咸阳段建设,100多公里的全民健身长廊,使咸阳市20余万名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进行健身运动。
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群众性体育比赛256场次,参与人数超过20万人,“喜迎十六运健康咸阳人”“喜迎十六运添彩文明城”等系列群众体育和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省运会开闭幕式门票免费发放,所有赛事凭身份证实名登记即可观赛,门票也是面向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分配,每个镇办至少5张门票,每个村至少1张门票,让开幕式观看覆盖到每个镇办每个村子,真正实现全民共建、全民共享。
全省各地市各行业强队云集咸阳,在省十六运的竞技场上,一展最高竞技体育水平和全民健身成就,对咸阳市运动规划和发展提供新鲜养分。咸阳市660名运动健儿参加了田径、乒乓球、篮球、柔道、国际摔跤、武术散打、举重、拳击、武术套路、游泳、射箭、网球、羽毛球、跆拳道、足球、体操等19个大项646个小项的比赛,参赛选手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奋勇拼搏、超越自我,最终斩获119枚金牌,位列全省金牌榜第六,积分榜总分9263.9,位列全省第五。去年全市各县市区开展地域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体育活动,参与群众50多万人次。今年以来,全市举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全民健身活动,运动健康城市基础更加坚实,从长远看,对城市发展建设、运动员培训、全民健身都带来积极的影响,咸阳市体育运动迎来发展新机遇。
追赶超越的劲头更足
投资约10亿元,可容纳4万人,“定鼎咸阳”的咸阳奥体中心建设堪称高速度、高标准、高质量,成为咸阳市又一个地标性重大体育建筑,被广大市民亲切地称为“咸阳鸟巢”。接地气的咸阳奥体中心成为广大市民参与运动的新场地,这里还将承担第十四届全运会足球项目比赛。同时,咸阳奥体中心除发挥公共体育场馆功能外,还将进行市场运营,承接大型活动和赛事,进一步扩展全民健身新内容。
投资约2亿元建成的咸阳职院体育馆游泳馆,也将承担第十四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项目比赛。平日,场馆不仅用于咸阳职院1万余名学生的体育锻炼,同时将向社会开放,覆盖到附近多所院校的学生及周边西安、咸阳两市数十万居民在此参与体育活动。这将成为咸阳市南区广大市民的文体健身中心。
通过承办省十六运,咸阳市市民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充分激发广大市民参与省运、服务省运、共享省运的热情,“迎省运、讲文明、树新风”已成为全市人民的行动自觉,重礼仪、除陋习、树新风蔚然成风,市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咸阳追赶超越的劲头更足。(B)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军伟)今年以来,咸阳市狠抓煤矿安全攻坚行动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开创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新...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