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袁森)近日,焕然一新的市不动产登记交易服务大厅正式启用,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工作模式,驶入提质增效的“快车道”,开启便民利民的“加速度”。
今年以来,市国土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要求,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直击办事“痛点”、攻克简政“难点”,在“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能”上狠下功夫,努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服务。
全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核”的工作模式,交易、税务、登记部门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对房屋交易、税费收缴、不动产登记所需的环节和材料进行精简,对无法律依据支撑的各种证明材料坚决予以取缔。目前已将登记申请材料数缩减至4件,环节数为3个,办理时限平均为1.5个工作日。
创新方式,实行预约办理、上门办理、延时服务、双休日加班服务等综合举措。针对大宗批量的企业采取预约服务,设立专门受理窗口和自助窗口,提高办证速度;针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抽调人员进行上门服务;针对下班前没有办理完的业务,实行延时服务;针对大宗业务和特殊人群,利用双休日加班加点办理业务,全力打造“助千企·惠万家”的咸阳不动产登记品牌。
严格落实大厅值班、志愿者服务、义务监督、导询等工作制度,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工作模式,所有业务实行一次排队叫号、资料提交、业务受理、并联审核、缴费领证,实现了不动产交易、税务、登记一窗通办、集成服务。打造“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新模式,积极与银行网点协调对接,细化合作方案,目前银行网点已入驻办证大厅。
以“全国百佳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示范窗口”创建为抓手,全面推行“文明服务要热心、收件发证要细心、回答询问要耐心、解决问题要贴心、微笑服务要真心”的“五心”服务模式,真正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B)⑤
新闻推荐
群众现场学习急救技能。本报记者马沅聪摄本报讯(记者马沅聪实习生高君)9月8日,第十九个“世界急救日”,咸阳市红十字会应急救...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