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咸阳市2018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彬煤杯“丝路绽放、翰墨生辉”书法作品邀请展在清渭楼美术博物馆展出,共有6省区8市书法作品近400幅(件)参加展出。本报记者 王婕 摄(B)(11)
本报记者 王婕
9月18日,咸阳市迎来了一场墨香沁人的文化盛宴——咸阳市2018丝绸之路文化艺术节彬煤杯“丝路绽放、翰墨生辉”书法作品邀请展在清渭楼粉末登场。一幅幅个性鲜明的书法作品,似一股清泉,滋养着咸阳人热爱艺术的心灵。
“此次展览,我们从新疆带来了40多幅作品,书体包含了行、草、隶、篆等多种形式。咸阳是一个文化古都,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希望通过此次艺术节的举办,能促进两地书者的交流学习,推进西北文化的繁荣发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书协副主席程配建表示,乌鲁木齐书协对此次书法展览非常重视,从送稿到审稿都严谨把关,精心挑选出了一批精品佳作,在当地营造了一股浓厚的汉字书写文化氛围。
本次展览自今年5月份征稿以来,得到了丝路沿线各地市文联及书法家协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在近400幅的参展作品中,不仅有传统的行、草、隶、楷、篆五大书体,还不乏有甲骨文、金文等书写形式,展现了各地艺术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书法功力。同时,在此次展览中,咸阳有48件作品参展,创作这些作品的书法家中,有80多岁的老艺术家,也有90后的年轻新秀,参展作品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展示了咸阳蓬勃发展的书法文化。
“咸阳举办此次书法展,将丝绸之路上的各个城市连在一起,把各地书法家的作品聚在一起,正是对文化作用另类深刻的感悟和思考。”青海省格尔木市文联主席王韬在观展中感慨颇深,他认为,各参展地市虽然相距遥远,但总有一线相牵,“文化”这根线始终将大家连在了一起。文化是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持续发展的硬支撑,通过此次文化交流,对咸阳以及西部各地的文化发展将会有更大、更快的提升。
在此次书法展中,河南省安阳市展出的40件书法作品中,以隶、篆为主,并展现了当地传承甲骨书法艺术的决心。安阳市文联主席李建学表示,“河南安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甲骨文的发祥地。近年来,安阳书法家结合新时代特点,在甲骨文书法探索上做了有益尝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此次在咸阳展出的书法作品有很多精品力作,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此次书法展的举办,得到了咸阳市群众的广泛欢迎,虽然在开幕当天,空中下起了绵绵细雨,但仍有大量市民走进清渭楼美术馆观展。
“此次书法作品展是近年来咸阳市举办的参与地区和作者最多、作品水平最高的一次书法联展。不仅可以弘扬汉字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还能加强咸阳与各地市的交流学习,提升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展现咸阳醇厚饱满的文化底蕴。”市书法家协会相关负责人说。(B)(11)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沈广睿实习记者贾银娟)9月17日,记者从咸阳市气象部门获悉,受阴雨天气影响,咸阳市气温处于偏低状态,本周阴雨相间天...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