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旋
为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紧跟“微时代”发展步伐,向科技信息要警力,咸阳公安局渭城分局探索“互联网+警务”服务管理模式,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将公安工作推进到“最后一公里”,打造服务民生的“微警务”新模式,探索出一条警务信息化、服务便民化新路子,实现了服务群众从“面对面”到“指尖对指尖”。
“微警务+服务”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如何通过警务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是渭城公安始终关注的一项重大课题。今年8月开始,渭城公安分局开始大胆尝试,从群众报警、证明开具、户籍办理、业务咨询等群众急需的常用业务入手,经分局和聘请的第三方公司近两个月的联合研发和反复测试,在深入征求辖区群众和基层民警意见的基础上,开发了“渭城公安”微信服务平台。该服务平台主要有“一键报警”“便民服务”“微互动”三大模块。据悉,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报警和举报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线索,渭城分局重点研发了“一键报警”功能模块。该模块已开通:报警人“电子地图”定位、“警讯”系统双向交流、警情音视频上传、报警受理微信消息提醒等特色模块,使用这些模块和系统进行报案投诉,不仅降低了成本,还为群众节省了时间。
“微警务+互动”提升群众“信任指数”
如果说“一键报警”模块可以及时接受群众报警,那么“便民服务”模块就可以让群众随时随地享受便民服务。自渭城分局辖区派出所利用微警务平台与群众互动以来,受到辖区群众的热烈拥护,居民纷纷表示以前不管办什么事,都要跑到派出所询问,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解决问题。该服务平台还具有证明开具、居住证办理、户籍办理、警民互动信箱、公安宣传、实用查询、遗失盗抢物品登记查询、交管服务等多项服务功能。当群众遇到困难需要求助时,可立即通过手机发送到微平台,随时随地与民警进行互动、沟通和交流。服务平台的开通不仅拉近了警民距离,还使得咨询、办理日常事宜更加方便快捷,群众满意度大幅上升。
“微警务+防范”提升群众“安全指数”
现在社区居民只要用手机扫一扫“渭城公安”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就可以随时了解最新安全防范信息,咨询办理公安业务了。公安民警也会不定期在平台上发布一些警情通报、安全防范信息、温馨提示等,将治安防控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赢得了群众的支持,促进了社区警务工作的提升。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微警务”平台搭建起警民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已演变成了社区民警的“千里眼”“顺风耳”,人民群众经常也会为社区民警提供一些线索以及各种信息。(F)(2)
新闻推荐
提升群众获得感的普惠实践 三论从省十六运的圆满承办看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评论员人民体育人民办,办好体育为人民,体育事业是具有普惠品格的民生事业。咸阳筹办省十六运的4年,带给咸阳城市建设、...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