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时的渭城,在今陕西咸阳。渭水之畔,冬日氤氲。河面宽阔,水流平静,眺望西方,仿佛一首《阳关三叠》从千年前穿越而来,一唱三叹,离愁别绪在岸边弥漫。
咸阳境内,渭河横贯东西,泾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水上交通极为便利,沿岸渡口星罗棋布,尤以渭河中的咸阳渡最为著名。渡口昼夜船艇密织、车马喧闹,往来行人络绎不绝,史称“秦中第一大渡”。
作为关中八景之一,几千年来,“咸阳古渡”口口流传至今。商周时期,舟楫已成为人们渡河往来的交通工具。秦时,随着都城咸阳急遽扩张至南岸,咸阳渡上跨河建桥,沟通南北。汉代,官方开始大办漕运,居住在渭河之南都城长安的皇亲国戚、王孙贵族们,纷纷往来于长安、渭城之间,过咸阳渡拜谒皇陵祭祖。
到了唐朝,随着丝绸之路恢复畅通,咸阳古渡成为西出长安的第一渡,是中原和西域各国通使、通商的咽喉。宋元以来,渭河上桥多有损毁,古渡作为南北交通的往来形式,更为活跃,繁忙不减隋唐。
世事更迭,物是人非。经济重心慢慢东移,渭河几经改道,到了明代,以前的古渡口早已消失。生活在咸阳的现代人,走遍咸阳也难寻千年古渡的痕迹。近几年,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才让人们对咸阳古渡有了更多了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金梦记者景东旭)11月8日,民盟咸阳市委员会首家“盟员书吧”在渭城区挂牌成立。民盟市委会成立“盟员书吧”,旨在打造...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