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高强
咸阳作为丝绸之路第一站,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释放一系列筑巢引凤的优厚政策,正泰集团组织多方考察,最终落户咸阳,打造辐射欧亚的“智能配电产业总部”。从2014年落户咸阳至今,正泰西北产业园已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五年来纳税合计1.94亿元,实现就业650余人。
创造当年签约当年投产的咸阳招商加速度
2014年2月项目签约。为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实现达产达效,陕西正泰电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坤采用了“边生产边建设”策略,在无人、无设备、无场所、无资源的艰苦条件下,租赁厂房生产与新厂区建设同步推进,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盈利、当年纳税的投资咸阳发展加速度,开辟了正泰输配电扎根西部的先河,为后续的正泰产业西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和环境。
在咸阳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张志坤围绕加速园区产能提升、加快研发步伐,把集团长期研究与积累的专业工艺技术及智能制造经验移植咸阳,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解决研发起步难、工艺研究迟缓等难题。截至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产品32项,获得28项国家专利,产品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2019年1月3日厂房建成投产。正泰西北产业园项目总规划用地约1000亩,总投资100亿元,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0亿元,年利税30亿元,安置就业1800余人。园区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建设高端线缆产业区、集团西北总部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计划投资13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20亿元,年实现利税2亿元,安置就业1800余人;二期主要建设低压成套设备产业区,计划投资12亿元,安置就业1200人;三期计划投资72亿元,主要建设新能源电站设备和节能环保电力装配,建成后预计年产值150亿元,年实现利税25亿元,安置就业5000余人。
抢抓咸阳打造“三个经济”先行区发展机遇
咸阳打造全省“三个经济”发展先行区,张志坤又找到了企业大发展的新动能——把咸阳正泰西北产业园打造成为正泰集团集智能配电产业总部、智慧集中供能站、分布式能源站等功能为一体的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园,成为正泰集团继温州、上海、杭州之后的第四大产业基地,实现再造一个正泰输配电产业的目标。
张志坤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持续优化运营方式。他主导建立了22类管理标准,覆盖了企业经营、人事管理、市场拓展、客户管理、生产采购、仓储物流、设计开发与创新、测量检验、设备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两化融合管理等176项管理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建立了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的全系列管理标准,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固化企业已有的成功经验模式和优秀管理方法,逐步打造形成企业文化,凝聚起企业向心力。
他充分利用咸阳工业基础和优渥条件,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形成创新合力,主导筹划建设了园区智能配电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以技术研究中心为载体,持续打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创新体系,优化企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激活研发与市场的活力,培育出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B)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森实习记者冯萌)去年,咸阳市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开展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基本民生保障网络持续改善。咸阳市在26个...
咸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咸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