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臣
渭阳〔1〕
我送舅氏,曰〔2〕至渭阳。
何以赠之?路车〔3〕乘黄。
我送舅氏,悠悠〔4〕我思。
何以赠之?琼瑰〔5〕玉佩。
注释:
〔1〕渭:渭水。阳:水之北曰阳。〔2〕曰:发语词。
〔3〕路车:古代诸侯乘坐的车。朱熹《诗集传》:“路车,诸侯之车也。”
〔4〕悠悠:思绪长久。我思:自己思念舅舅。一说送舅舅时,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5〕琼瑰:玉一类美石。赏析:
《诗经》将此诗归于“秦风”,是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特点的民间歌谣,虽属贵族创作,但朴实浅显,情真意切,连用排比叠句,层层递进,回味无穷。
公元前636年晋惠公去世,晋国大夫经过多方面考核认为重耳贤能,暗中派人到秦国劝说他回国即位。次年春,年已62岁的重耳结束了在外19年的逃亡流浪生活,在随从他度过艰难岁月的晋国贤臣赵衰、介子推等人的陪伴下,准备离秦返晋。
重耳的姐姐伯姬是秦穆公的夫人。重耳在秦国期间,姐姐和穆公对他优厚款待,并将秦国的公主文赢嫁给他。外甥对重耳也非常敬重,这次,重耳返回晋国,外甥亲自护送他出境。
“曰至渭阳”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舅父阻止和劝他不要远送了,可是公子坚持自己的意见;二是甥舅约定送到渭阳为止。“曰”在这里有协商、互相沟通的含义。“渭阳”在这里不是广义的渭水之阳,是地名或秦国的驿站。春秋时期,渭河北由雍城向东有一条大道通往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省侯马市绛县东南)。
“何以赠之?路车乘黄。”写明重耳此次离开秦国返回晋国即将继位为国君,穆公以隆重的礼仪相送,车驾、礼品、仪仗都是高品位,赠送给他诸侯享用的高级马车,车盖和驾车的四匹马也一律是黄色。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伯姬生前曾盼望着弟弟重耳能够及早返回晋国继承王位,今天当希望成为现实的时候,伯姬却已离开人世,所以秦公子在送舅舅归国之时,因舅舅而念及自己的母亲,由希望实现时的高兴转为怀念母亲的哀思。两句既完成了章法上和情绪上的前后转换,更为这一首短诗增加了丰厚的蕴含。甥舅之情本源于母,而念母之思更加深了甥舅情感。本应送出雍城即可,却过周原,入毕原(毕陌),一直送到秦国东界渭阳,再向前便是魏国地界了,临别时又赠送给舅舅美玉之类的珍宝。
渭阳究竟在何处?一说在晋宝鸡市虢镇东,一说“渭之阳”,一说今秦都区渭滨办两寺渡。其一虢镇离雍城近,路程短,与在雍城告辞没有多大区别;其二诗中明确写最终告别地点在渭阳;其三两寺渡紧临渭水,诗中重耳所乘交通工具是马车不是船,没有必要绕道两寺渡。
《汉书·地理志》:阳陵“故弋阳,景帝更名。莽曰渭阳。”朱熹《诗集传》中说:“至渭阳者,盖东行送之于咸阳之地”,最早对渭阳地标做出了定位。渭阳是域名,饯别的地点就是当时属于渭阳境内的今天渭城区底张办晋公庙所在的驿站。
“渭阳”此后常用作表示甥对舅的情谊。
(B)(13)
新闻推荐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王斌实习生陈梦佳)3月19日凌晨,咸阳一出租车司机营运中遭乘客刀砍,目前,行凶男子已被警方抓获(《华商报》3月...
咸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咸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