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璐)8月4日,记者从全市老龄健康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咸阳市紧紧围绕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和老年人权益保障两条主线,以制度创新、业务培训、综合服务为抓手,推进“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市、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县级失能老人评估项目”三项试点工作,扎实推动全市老龄健康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结合即将出台的《陕西省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办法》,适时出台本地区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实施办法》,通过强化标准建设完善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为各项老年健康服务提供遵循。此外,加快老年医疗机构建设,持续推动老年人绿色通道的开设,推动老年病医院,老年病科建设。
深入开展安宁疗护工程。去年咸阳市被评为第二批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一年来,咸阳市安宁疗护试点单位由3家增加到9家,各试点工作机构人员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世。近期,咸阳市将出台2020年安宁疗护工作实施细则和安宁疗护管理标准,同时市中心医院牵头还将对咸阳市9家参与安宁疗护试点单位进行中期评估,并在评估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召开第二期安宁疗护培训班,力争到试点期末,初步建立安宁疗护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基本形成符合需求的专业化安宁疗护人才队伍,推动建成梯度有序、分工合理、运行高效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持续推进医养结合发展。自去年启动医养结合工作以来,已初步形成了4种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家庭医生签约巡诊及中医治未病模式,并实现融合发展。今年按照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要求,继续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大力推动3家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服务提质,建成20个医养结合机构,50个医养融合示范点,市上将确定3家市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
按时、足额发放高龄补贴。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是老年健康的一部分,也是医养结合工作的有益补充。上半年,咸阳市为70岁以上高龄老人37.06万人发放生活保健补助资金1.46亿元。同时,咸阳市加强对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录入信息准确,确保老年人生活保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高龄老人手中。
开展形式多样老龄化国情教育活动。结合传统节庆日、“敬老月”“老年节”等,咸阳市广泛运用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文艺演出、书画创作、摄影展览、体育健身等有效途径,创新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广大老年人增强自爱意识,充分发挥广大老年人积极作用,讲好老龄故事、传播老龄声音。加大力度开展“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力争参评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荣誉;持续开展“孝亲助老”系列评比表彰活动,通过表彰先进,弘扬敬老孝老,营造“孝道咸阳”的敬老社会氛围;继续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工作,推动老年健康知识进社区,进家庭,提高健康老龄化水平。(G)(2)
新闻推荐
多部门紧急出动,摆渡群众,疏通井箅,排除积水。本报记者王晓田周季崔亦馨摄(B)(11)本报讯(记者崔亦馨)8月7日,大雨袭城,截至上午11时,...
咸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咸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