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回放】
据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公布全球二十一世纪十大新闻,其中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成为全球最大的新闻。该所跟踪了全球75万家纸媒体、电子媒体及互联网信息,发现其中报道中国崛起的信息有3亿多条。
那么,中国的崛起主要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谈自己的所思、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导航】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民族身上,“中国崛起”备受关注。理所当然,“中国崛起”亦成为中学生难以避及的话题。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作文依然选择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并继承2008年高考“汶川地震”的作文特点,充满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作文给出了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陈述“有关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崛起的新闻名列首位”的事实,第二材料指出“中国的崛起值得称道的和关注的特点”,这两则材料虽有一定的限制性,但也显示了很大的张力。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中国崛起”,但立意的角度可以是多元化的,涉及“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开放程度”等关键词。所以,考生可写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以从国家的角度立意,陈述“中国崛起”的事实;也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切入,撷取生活中的小浪花;既可以联系现实,也可以触动哲思。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国庆60周年庆典、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等等素材皆可入文。
当然,也可以另辟蹊径,理性思考,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崛起”,从青年人应具备的精神入手,写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承担祖国建设的伟大使命,让中国真正崛起于世界之林。这就对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文体上说,你尽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形式,或写情理并茂的散文,或写富有抒情色彩的议论文。善于想象的考生,可以描绘一种具体情境;善于思辨的考生,可以通过分析议论直抒胸臆;热情的考生,可以用激情催发人心灵中的智慧;冷静的考生,可以用思想扣动人的心扉。如果你有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鲜明的观点,那么你的作文就会脱颖而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2011年高考作文题与现实律动,与社会交融,把学生的目光由单一的读书生活延伸到内涵更丰富的社会环境层面,彰显出高考本应有的思想与责任。由此可见,作为中学生,平时应该关注现实、思考社会。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确实应该好好反思!
(作者系陕西三原县南郊中学高级教师)(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宋刚苏静)年仅15岁的少女周某,为一点小事就找他人帮忙报复同事泄愤,造成同事遭多人轮奸的后果。近日,三原县人民检察院以强奸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周某等6人。今年3月26日,三原县某洗脚房女工...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