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韩焱
高中毕业后,来自农村的薛君惠就暗下决心:要在市场大潮中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时流行起来缝纫服装加工行业,加之自己的兴趣爱好,薛君惠义无反顾地投了进去,一干就是20余年。
在用心琢磨中薛君惠很快熟练掌握了缝纫和服装加工技能,并不断自学,进一步完善了各种服装的缝纫加工方法。
1989年,她决定用自己所学帮助周围没有工作的青年,让他们能掌握一门实用的技能。于是,在陂西镇街道开办了第一期缝纫和服装加工培训班,受到大家欢迎。随着培训班规模不断扩大,达到了每年举办6期,每期培训50余人,为附近群众创造了发家致富的平台。
而通过几年培训班的开办,薛君惠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更多的服装缝纫加工技术。她想:如果成立一个自己的加工厂,打出一个自己的品牌,那不是更好吗?
说干就干,1995年,薛君惠在三原县陂西镇开办了“君惠皮衣加工厂”,拥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厂子。
企业建立起来了,但是怎样才能做大做强?薛君惠和爱人到外地考察开阔眼界,并对周边市场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购置一流的加工设备,聘用一流的技术人员,不断完善售后服务工作,使皮衣加工厂很快实现盈利。到2000年,安排就业30余人,年收入在40-50万元。
天道酬勤。摸爬滚打了20年的创业练就了薛君惠一股子韧劲。为了不断壮大自己的实体,薛君惠开始了新一轮的打拼。
2008年,随着创业步入正轨,薛君惠又瞄准了服装鞋帽生意。先后在三原县政府街、步行街、盐店街开设了3家服装鞋帽经营专卖店。
几年来,她始终坚持“天天平价、为您省钱”的企业经营宗旨,遵循“以员工为本”的管理理念,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特别是在日常经营管理中,抓管理、费用控制、提升顾客服务水平。
终日来往于“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中,薛君惠以不辞辛劳的工作态度感染着每一位员工,一言一行激励着每一位员工,用真诚焕发了员工们饱满的工作热情。
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薛君惠非常注重优先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目前安排下岗失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28人。
“路是自己选的,目标是自己定的,无论前面的路怎么坎坷,我都会坚持往下走,因为我明白只要认准一个目标,用最诚挚的心对待每个人和每件事,就一定能成功!”薛君惠说。
正是有了这样执著的信念,薛君惠2001年获得三原县“十大劳动致富能手”称号,2008年获得“咸阳市双学双比女能手”称号。(B)⑤
新闻推荐
本报讯(谢效民余亚峰费涛)近日,三原县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深入基层党组织对全年党建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查漏补缺,推动落实,力促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查成效,促群众满意。将群众满意作为衡量...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