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军政)2012年,伴随着文化惠民政策的不断深入,三原县紧抓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成功的历史机遇,整合文化资源,彰显特色优势,使文化建设成为繁荣文化事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道盛宴。
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三原县坚持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并精心推进各种专项文化活动,城乡活跃着200多支群众性业余文艺团队,为全县“送文化体育下乡”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2012年,三原县举办了第二届秦腔大赛、陕西省戏曲电视大赛海选活动三原专场,在咸阳参加了“秦声飞扬”咸阳赛区的海选活动。双节期间,在人民广场举行“庆国庆、迎十八大”群众文化汇演活动和“山水嵯峨、精彩四季”摄影展。重阳节之际,又隆重举行了“喜迎十八大健身总动员”三原县第十八届老年人运动会,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三原是渭北文学创作重镇,文学创作成为文化繁荣发展的显著标志。据统计,全县作家已出版各类著作50余本,文学艺术工作者在省、市以上刊物发表散文、小说、诗歌作品323篇,发表楹联作品300余篇。特别是中国作协会员、三原作协主席吴树民的短篇小说《古镇七怪》凭其实力和特色,荣获了优秀作品短篇小说类一等奖。程翔的报告文学《温家宝总理关心三原旱情》、《终极之梦》在京获金奖,曾获陕西省十大青年作家称号的女作家林仑创作的长篇小说《终南山》在陕西省广播电视台“戏曲广播”栏目连续播出。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兴起,为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全县300多家民营个体文化经营单位,推动着各种文化经营活动,不断丰富活跃全县群众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三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打响了三原的文化产业品牌。同时,全县围绕发展和繁荣文化旅游、文娱演艺、民俗文化等重点行业,积极开展文化产品交流、文艺演出等有偿服务活动。目前,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已达374家,文化产业创收近1.5亿元。(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樊洁崔瑾)吸毒人员李玉因常年吸毒,以贩养吸,不惜铤而走险触犯刑律。1月7日,三原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这起贩毒案件,被告人李玉因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依法没收毒品...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