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波海 通讯员 马小荣
2013年,咸阳市关工委各组成单位结合各自职能,采取得力措施,以各种有效形式为全市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
办实事,打造健康成长环境
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争取新增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项目10个,新增投资200万;会同市财政局为41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金20.5万元;向基层学校捐赠价值1.4万元的《中国梦少儿梦》《2012年全国优秀童谣》等图书460余册。市委政法委开展“关爱工程:中小学生教育系列丛书”图书捐赠活动,向市红十字会捐赠爱心图书《青春堡垒-中小学生预防犯罪手册》2000本。市检察院发动刘润、李义亭、李冰等老同志向青少年作“牢记革命传统,努力发奋学习”教育报告。组织检察官为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发放爱心联系卡,长期关爱。市中级人民法院慰问三原县东周儿童村儿童,联系团市委、市妇联、省女监和市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宣传东周儿童村,以重新唤起社会关注和帮助的新闻专题片。市教育局新建的全市59所幼儿园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11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和27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市公安局对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40多家网吧进行了停业整顿。破获拐卖儿童案件53起,解救儿童212人。在全市2347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中,落实2786名民警和治保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开展“法律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4794场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2000多场次。
解难事,积极帮扶困难青少年
市委组织部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向乾县峰阳镇西胡村20名家庭困难的少年儿童捐款2650元、赠送儿童读物112册、书包文具50套。在该村党员活动室设置了儿童读物专用书架,安排机关党员干部与7名特困家庭的留守儿童常年结对帮扶。市总工会发放“金秋助学金”80万元,资助400名困难职工子女入学。市妇联举办家教专题报告会19场。全市妇联系统共争取救助金100.7万元,资助贫困女大学生321名。在旬邑、兴平、渭城等5个县市区发放救助资金12万元,救助60名孤残儿童。走访、慰问贫困村的病残儿童、流动留守儿童25户,向这些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和慰问金。为兴平市、泾阳县、长武县3家争取到“儿童成长家园”项目资金30万元。向渭城区、武功县争取到“民办园所补助”项目资金6万元。团市委举办了由18所院校3600名大学生参加的咸阳市第六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市直机关工委向长武县冉店社区中心幼儿园赠送1万多元的书籍、学习用品。市民政局及时下拨了孤儿基本生活补助资金861万元,全面落实了散居孤儿每人每月800元、机构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000元的养育资金,1120名孤儿享受到党的政策阳光;为140名贫困家庭患疝气儿童和22名孤残儿童实施了康复手术;市本级筹集公益金2320万元,资助家庭困难的优秀大学新生395名。全市烟草系统职工共捐款37925元,并第一时间通过团市委分别送到了贫困大学生手中。
做好事,注重青少年教育引导
市司法局编印《咸阳市青少年以案学法读本》8万本,免费发放全市大中小学校。举办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会1120场次、法制教育课1600节、法制主题班会1360堂、法制小节目330台、法制课教师培训班30次,发放宣传页28万份(册),参观法制教育基地150次,整治校园周边法治环境及宣传420次,受教育师生近百万人次。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基建工程基本竣工,计划明年初交付使用。市卫生局组织市妇幼院为西藏民族学院幼儿园幼儿、家长和彩虹中学学生分别作了《幼儿视力筛查及近视的预防》《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讲座。抓好儿童常规基础免疫工作,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市体育局向风轮小学、启迪中学、天王小学、陕柴小学捐赠2万多元的体育器材。市财政局积极推荐,中国珠算协会确定永寿县城关小学为珠心算教学实验示范点。在永寿、乾县等县分别举办3期“珠心算师训班”。市委老干局举办了为期10天600多名青少年参加的国学《弟子规》青少年培训营活动;发动全市2万多名老干部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市科协发动全市青少年参加陕西省第六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办了第18届少儿科幻绘画展评活动,组织咸阳市40名高中生参加2013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B)⑩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小荣)去年,咸阳市关工委各组成单位结合各自职能,纷纷采取得力措施,以各种有效形式为全市青少年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市委组织部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向...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