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红 实习生 何莹
一男子本想与前妻复婚,却因另一男子的出现而醋意大发,为泄私愤他竟然放火泄愤。近日,三原县法院以放火罪判处该男子有期徒刑四年。
复婚:三原县的辛某与妻子张某夫妻二人因感情不和、家庭琐事产生矛盾,最终导致双方离婚。然而,离婚后,辛某念及前妻的好,欲打算与张某复婚,开始全新的生活。
报复:当辛某有了复婚的想法后便找到前妻,可是此时他却发现前妻与另一名孙姓男子来往密切。看到前妻和孙某俩人频繁来往,这让辛某很不满意。于是,醋意大发的他竟打起了歪主意。
放火:产生报复想法后,辛某一直在寻找时机,他把时间定在去年8月22日。这天深夜,辛某将家中之前装修时剩余的一瓶汽油放置在车内,驾车前往孙某所在地,并将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洒在孙某堆放的编织袋上点燃后,驾车逃离现场。
自首:辛某的行为造成孙某的编织袋及堆放编织袋上方的线缆被烧毁。后经三原县价格认证中心鉴定,孙某被烧毁的聚氯乙烯树脂PVC编织袋和氯化聚烯编织袋的价值为人民币123000元,被烧毁的线缆价值为人民币8876元。两周后,犯罪嫌疑人辛某向三原县公安局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领刑: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辛某不能正确对待感情问题,因自己的鲁莽将汽油洒在编织袋上,故意实施放火行为,致使被害人孙某所堆放的编织袋燃烧,其行为已构成放火罪。但其事发后能主动投案,且系初犯,故依法判处被告人辛某有期徒刑四年。
记者感言:
近年来,采用过激手段处理感情纠纷的犯罪案件屡见不鲜,行为人因一时冲动在情绪激动时做出不计后果的犯罪行为,终因自己的鲁莽酿成大错。不管是发生矛盾还是摩擦时,行为人都要冷静处理,不能诉诸暴力解决,更不能在盛怒之下公然报复,否则,等待的将会是法律的制裁,到那时,悔之晚矣!(D)(1)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王明宇记者赵鹏)去年以来,三原县坚持把发展优势富民产业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的核心和关键,大力实施“稳定粮食生产、做强设施蔬菜、提升果业水平、壮大畜牧产业”四大富民工程,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