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里的文峰塔
古塔正面的石梯
塔内的木扶梯
塔角上的古风铃
本报记者 包鑫 摄影报道
三原文峰木塔可谓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它位于三原县城东南十余里的安乐乡中王堡,建于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五九四年),是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质古塔。
文峰木塔共三层,六边挑檐,每边长十三米;塔身全部是木质结构,高约二十余米;塔基为砖石砌造,基高四米;塔顶是六角攒顶式样,远望似一座楼阁,玲珑可爱。塔内置有木梯,可供游人登塔远眺。文峰木塔所在的院落原为木塔寺,寺内原有的有佛殿、钟楼、鼓楼等建筑,都已损毁,只留下了这座木塔。院内草木葱茏,木塔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可能是交通不便的原因,这里游人不多,正是如此便可以来此登塔享受那分宁静。
关于木塔,民间有着多种传说。名臣温纯,陕西三原北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知县,巡抚、工部尚书等职,有一年,温纯回乡探亲,看见分隔南、北两城清裕河大桥被水冲毁,行人来往不便,温纯便与知县高进孝商议修建一座石桥方便两岸百姓。温纯拿出多年的积蓄,一千多两银子作为倡导,动员邑中富户捐资。历经十二年的时间,终于修建成了一座宏伟壮观、南北通行的龙桥。万历十九年,温纯又倡议将修建龙桥时搭架拆下来的楦木,在三原县城东南中王堡修建一座木塔,名为文峰木塔,意在希望三原县文风兴盛、人才辈出、百姓衣食无忧。
1957年,木塔被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省文化局1981年拨款维修,1983年维修竣工,并将城内原文庙遗址的木牌坊迁置于此。1986年成立文峰木塔文管所,对外开放,接待游人。(C)(5)
新闻推荐
三原县正谊中学王翰博“嗝,我吃饱了,不吃了。嗝——”我一边说着一边把还有许多米粒的碗放在桌子上。“这孩子,唉,也不知道节约粮食。”正在收拾着桌子的妈妈抱怨着。我假装没听见,快步回到房间里。“...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