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宋刚)今年以来,三原县检察院反渎局把打击和预防食品安全犯罪摆在突出的位置,通过与食品监管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设立重大事项专项预防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方式,拓宽预防工作渠道,拓展预防空间,将食品安全预防制度化、常态化、多元化,防止因监管人员不认真履行监管职责、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等职务犯罪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该院反渎局指导制订专项预防工作预案,制订出具体预防工作措施,成立了食品安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干警认真学习、了解、掌握食品安全领域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认真分析探寻研究食品安全领域职务犯罪发生的特点规律、症结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工作。
鉴于食品监管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部门较多,反渎干警密切与当地农业、卫生、工商、质检、商务、食安等食品安全监管单位联系,调查了解情况,及时掌握到第一手预防工作资料,共同研究制订防范举措。同时,会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对职务犯罪风险点进行排查,逐一梳理行政执法的难点和容易诱发职务犯罪的环节。另外,该院反渎局还和纪检监察、公安、法院等行政执法、司法机关的联系沟通,相互通报情况、达成信息共享。
5月初,该院反渎局对该县农业、商务、食安等部门发了保障食品安全的《检察建议》均被采纳,并落实了食品安全举报和职务犯罪举报制度,设立公开举报电话,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人员大胆举报。在各企业醒目处张贴举报电话告示牌,保障了举报电话线路的畅通,对举报属实的问题,做到收到一件处理一件。此外,还建议相关执法部门阳光执法,公开各项管理流程,定期通报检查情况,便于社会各界,特别是各家企业和老百姓了解食品安全工作。充分利用办案资源,结合犯罪分析和调查研究,通过举办展览、开展预防咨询、上法制教育课等形式,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法制宣传和警示教育,通过揭示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的严重危害,明晰违法犯罪界限,进一步增强监管工作人员的法制意识、责任意识,筑牢防范职务犯罪的思想防线,提高防腐拒变的能力。(D)(2)
新闻推荐
政法队伍“最后一公里”离群众到底有多远(二)——基层政法各单位正风肃纪回头看
本报记者吴红实习生何莹6月4日,咸阳,雨过天晴。上午8点,一辆黑色的轿车从市委政法委出发,沿西宝高速驶向此次明察暗访的第一站——武功。车上坐着市委政法委督察组人员。两周前,督察组一行人深入南部...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