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孝斌 宇驰 王琮 罗七一)“酒瓶子堆在村子附近,不美观,味道也不好,乡里乡亲的不好说,现在好了,县上下势把这清理了。”日前,位于三原县西阳镇武泉东村的一个废酒瓶堆积点被依法清理,4亩多土地得到复耕,附近的群众拍手称快。和它一块被清理的还有位于该县城关镇大李村附近的正在砌围墙的两家香油厂。同时,在县政府、事业单位机关对国有资产的重新登记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
该县将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治理的重点,对主要涉及到土地、城建、资产三大类问题统称为新“三乱”。新“三乱”具体表现为:土地乱象即土地使用违法违规现象,包含土地乱出租、乱流转、乱买卖、乱侵占等;城市乱建主要是指城市建设私搭乱建现象,包含县城和重点镇存在的不履行报建手续、随意变更规划等私搭乱建等;资产乱处主要指国有资产随意变卖处置问题,包含对公务车辆、办公设施设备、办公用房或场地及厂矿企业等国有资产、集体资产随意变卖处置等。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针对新“三乱”,干部深入基层,调查摸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跟踪督办,销号办结。对一些难点、重点问题专题研究,开展联合整治,依法严肃处理。
该县始终以“四个坚持”狠抓整治。坚持依法整治。严格按照国家《城乡规划法》《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和程序开展整治,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程序规范,定性准确。特别对“三乱”行为的处理决定,始终坚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公平公开。坚持依靠群众。积极发动群众,深入群众中积极宣传法规政策,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整治“三乱”为群众带来的益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到整治中。坚持区别对待。对因历史原因产生的违法建设、违法用地问题,根据政策法规,结合实际,科学划分,区别对待。对整改中涉及的历史遗留问题,按照不同时期、不同地理范围、不同性质等,分类妥善处置。特别是对长期闲置的土地,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依法予以收回。坚持标本兼治。着力在根治源头、强化管理、健全监督上下功夫。建立健全以明确职责、完善审批流程、联合管控、责任追究为核心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土地管理、城镇管理、资产管理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截至目前,该县共组织拆除违法占地建筑14宗,拆除违法面积62.38亩,制止违法用地27宗,关闭分布在西铜高速路、关中环线和208省道周边的34个储煤场,清查出12个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出租行为无监管、租金租期制定“混乱”、租金收入管理不规范,资产处置未批“乱”处、处置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正在研究处理措施,切实维护国家和群众利益。(B)(16)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聪马沅聪)每天,三原县大庆路池阳小饭庄的卫老板只要有空,就走上街头“拉客”。不过,他邀请的客人只是环卫工人。见到环卫工人,他都会热情地说:“到我们店里免费吃晚饭,饭菜现做、天天不重样...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