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县东关学区车站小学 贾红艳
第一周值周,每天放学,站在学校门口目送学生出门。值周老师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喜欢挥着手说:“校长再见!”似乎旁边的值周老师永远不在他们眼里。偶尔也有学生对某个老师说:“老师再见!”那是因为是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家都开玩笑地说:现在的孩子真有眼色!
其实不然,孩子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敏感的心。
孩子的眼睛是最善于观察的,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他们有着异常敏锐的第六感官:谁目光亲切脸色柔和,谁容易亲近,谁愿意接纳他,一打身边经过,他的直觉就会锁定这个人。如果这时,你也有同样敏感的心,捕捉到了他的目光,读懂了他的诉求,并报之以亲切的微笑,那么,“老师再见”这几个字就会从他压抑着的胸口喷薄而出。你再以点头微笑的方式作出回应,他的脸上就会绽放灿烂的笑容,因为他感受到了老师对他这一行为的支持与肯定。于是周围的学生纷纷效仿,“再见”之声不绝于耳。
代课的老师只关注本班的学生,不代课的老师只求安全离校,而校长关注的是全校的学生。他的目光会投向每一位离校的学生,没有班级之分,没有高下之分,没有学习好坏之分,没有品行优劣之分。所以,在校长的眼里,没有漠然,有的是关切;没有成见,有的是肯定;没有指责,有的是鼓励;没有不屑,有的是欣赏。
孩子们敏锐的双眼很容易观察到这些,敏感的心灵也很容易感触到这些,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
我们不禁要反思自己了:是学生不愿意问候老师,还是老师没有对他们的问候作出及时的肯定与回应?是学生难以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还是老师长期的漠然和不屑伤害了他们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
人之初,性本善。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向真、向善、向美的心,而这颗心又是如此的敏感和脆弱。他们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和赞扬。当他们的这些小小的愿望透过那双清澈的眼眸传递给你时,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职业敏感:捕捉这些信息,读懂他们的诉求,用一颗接纳的心去回应他们,呵护他们,鼓励他们。
很欣赏这样一句话:教育,需要一颗敏感的心。(E)①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桦实习生王甜甜近日,全国100个“最美家庭”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陕西省3户家庭上榜,其中咸阳市呼秀珍、范秀莲2户家庭分别获得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呼秀珍全家默默奉献70岁的呼...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