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兴平市对去年焚烧的重点镇村领导集体预警约谈,并由市财政拿出60万元专项奖励禁烧突出的镇办;乾县组成联合督查组,深入各镇、社区督查问责;武功县每天对分包田块巡查人员到位情况,现场签到考核;三原县对烧第一把火的镇(中心)书记、镇长(主任)就地免职。
市环保部门领导干部深入南部八县市区蹲点督导,“端午节”和连续三个周末奋战在禁烧一线。各级环境监察人员则坚持24小时进行拉网巡查……
田间地头落实“禁烧”,夏收一线有烟必查。
在早堵严防中,咸阳的禁烧工作一步一步,形成有力的防控机制,为秸秆禁烧工作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秸秆利用:“疏”源除患
“农时紧、劳力少、回收难”,付之一炬成了多年来很多农民处理秸秆的唯一选择。
为秸秆找出路,是“禁烧”中寓“堵”于“疏”根本。
低茬收割、秸秆清运,既是为群众夏播办实事,也是为“禁烧”出实招。
为此,市环保局要求禁烧必须做到:麦茬高度必须限制在15cm以下,并及时清运堆放在田间地头的秸秆,从源头上消除焚烧隐患。
南部八县市区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队检查,并通过政府组织、部门联动、镇办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采取低茬收割、硬茬播种。
——泾阳县各镇与农机手签订收割限茬高度协议,要求控制麦茬高度,跟踪检查及时纠正高茬作业,并落实“禁烧”工作经费45万元。
——武功县抓秸秆清运,设置回收点7个,并在每村设置临时堆场一处,集中收储秸秆,为此拨付禁烧经费24万元。
——乾县印发《致广大农机手一封信》2000份,要求机收控制麦茬,并在阳洪镇、城关镇鼓励养牛、养羊户清运秸秆做饲草。
——永寿县拿出220万元奖励各镇区翻犁灭茬复种工作,做到随收随翻,防止发生焚烧现象,杜绝焚烧秸秆行为。
如果说低茬收割是推动“禁烧”工作的有效措施,那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才是破解这个难题的环保钥匙。
咸阳年产秸秆近700万吨,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意义重大。
为此,全市已连续11年把秸秆综合利用列为给农村和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
捡拾打捆机、粉碎还田机、硬茬播种机轰鸣在田间地头,秸秆打捆、粉碎还田、硬茬播种,一项项综合利用措施保障着这片土地不损肥力,不误农时。
在夏收中,泾阳县20余台捡拾打捆机、2900余台硬茬播种机、60余台粉碎还田机忙碌在田间地头;永寿县扶持企业对秸秆打捆外运销售,各镇出资“以奖代补”,对翻茬产生的机耕费每亩补助20元;三原县开动小麦捡拾打捆机80余台,玉米灭茬旋耕机800多台,在14个镇(中心)收割5.01万亩,还田3.3万亩,饲草0.71万亩、打捆等1万亩,综合利用率100%……
6月15日的兴平汤坊镇,合作社组织的收割、打捆、还田吸引着家家户户的视线。
村民们打趣地说:“前边走着收割机,后边跟着打捆机,抓住收种好时机,政府掏钱补贴你!”
这个“三夏”,奔着“零焚烧”目标,咸阳环保部门没有挂出一块黑牌。
6月19日下午6时,夏收的田野传来信息:咸阳南部八县市区已收割小麦248万亩,占夏收总面积99.5%。
经陕西省农业厅专家测产,三原县西毛村温振喜种的小麦平均亩产724.16公斤,创全省小面积最高单产纪录,西毛村创本年度关中小麦百亩攻关田,万亩方最高生产水平。
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三夏”期间,咸阳辖区未发现一处焚烧秸秆火点或痕迹,大气质量持续优良。(B)⑧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管理,全力预防交通事故,近日,三原县交警大队环线中队深入辖区重点要害部位,对特种车辆进行突击检查和交通安全宣传。在对辖区幼儿园进行突击检查时,查处超员校车2辆,对其所在幼儿...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