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三原新闻 > 正文

远古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张应选先生书法欣赏 吴俊发

来源:咸阳日报 2014-12-30 23:00   https://www.yybnet.net/

张应选 书

在中国书法之乡三原县当代书法家中,张应选先生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位。他那典雅大方、韵味悠长的篆书,受到人们推崇。

张应选先生的篆书,浑厚古朴,和谐美观。其用笔刚柔相济:论刚则厚重如钢铁,苍劲似松柏。横梁竖柱,玉雕石刻,左偏右旁,剑拔弩张。论柔则顾盼似神女,舞蹈如天仙。盘旋迂回,婀娜生韵,俯仰招展,婆娑多姿。他挥毫逆行涩进,极有力度;用墨浓而不枯,炯炯有神。在结字赋形方面,有意在小篆加中入甲骨文和金文大篆的形体成分。象形会意,穷形尽态。欣赏他的书法,你就会感到字与字、行与行,像接受检阅的将士,安营扎寨,行军布阵;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每个字都仿佛是立体的雕塑,触手可及。但见人揖鸟顾,马奔牛斗,蛇伏虎视,草长花开,岭横峰侧,日盈月缺,富有质感。例如“雨”字之滴“水”字之流,滴之圆流之长,活灵活现,“鱼”字之鳞“燕”字之尾,鳞之甲尾之毛。惟妙惟肖。张应选先生在中锋用笔时,用墨至枯则自然飞白,化笔墨之丰腴为雄健,为结构之稳定添活跃。有时直变为曲,那弯弯的弧度,恰到好处,叹为天工。有时线缩为点。那方方的一点,在圆通的字形中,真如天外飞来的金块珠砾,妙趣横生。有时极显夸张,如一“眼”字,像一屈身之人生一大脸面,而大脸面上又独生一大眼。观之好笑,拍案叫绝。他的每一个字,都会给你带来丰富的联想。他所写的“井”字,偏偏在中心位置多一“点”,这也许是在强调井田制度的“公田”,也许是在显示在井中汲水的方桶。他写的“天”字,下面是一个直立正面的人形,上面的一横,也许是强调每个人头上都顶着青天,不可欺心;也许是在“指示”着人的头部,原来“天”字还有“头脑”的含义,可以印证陶潜所作“刑天舞干戚”的诗句。他写的“玉”字中间的一横,缩成一附着在中竖上的圆点,末笔一点,变成了两个圆弧,包裹在两侧;这个字像是那象征王权的传国玉玺,又像是晶莹可爱、玲珑剔透的玉壶。当然,联想因人而异,感受随时不同。总之,欣赏张应选先生的篆书,你会觉得回到了先秦时代,你会觉得进入了甲骨、青铜以及石鼓的世界,你会感受到一种“笔阵横扫千人军”的气势。张应选先生的篆书,散发着一种壮美,使你的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张应选先生的篆书,融古于今,在现在文明中重现并复活先民的智慧,是远古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张应选先生的篆书师从“中国第一篆”刘自椟先生,刘自椟先生书法高古雄浑、圆融流动的特点,在张应选先生书法中得到很好的张扬。刘自椟先生用笔既能平行直立又能旁逸斜出,张应选用笔线条流畅,藏头护尾,富有弹性;结字间架匀称,结构和谐;正攲曲直,呼应配合。两人相比,如出一辙。从张应选先生的篆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尽得刘自椟先生真传。

张应选先生是本地区书画艺术的热心推动者和组织者。他对于继承于右任先生的爱国精神、弘扬于右任书法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他已年过八旬,但仍笔耕不辍,身体力行,以他精湛的书法艺术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唱响和谐欢乐之歌。(B)(12)

新闻推荐

三原强化医疗机构新农合服务监管

本报讯(李剑)为进一步加强三原县新农合基金管理,坚决打击违规套取骗取新农合基金行为,自去年9月份以来,三原县合疗经办中心组成3个巡查组,按月对全县域内各级各类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巡查,共巡查定点...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远古和现代的完美结合——张应选先生书法欣赏 吴俊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