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故里,贤妇娘家,羊肉善仁,红杏枣乡,清凉寺梵音,晋京蓼花糖的关中名镇鲁桥,史上本属泾阳东北重镇,其山川形胜,地理人文泾阳史笔是应该大书一笔的。
鲁桥位于北五台与清凉山的南麓,清河水自两山夹谷中汩汩而出,自北向南又折向东流,环抱这块依山傍水的宝地。老辈人说,北五台又名嵯峨山,原本与清凉山是一体的,山势像一道弯曲的画屏,横卧泾阳北陲,阻挡着无数次南下的恶风和冰雹,确保此地风调雨顺,年年五谷丰登。不知哪年哪月,一条青龙自天而降,将山尾部斩断,这条龙化为清河,由两山夹峙中涌流而出。河西的是嵯峨山,东边的是清凉山。每当夏季暴雨后,滚山水漫溢河床,冲出多条河沟,道路阻断,人马无法通行,有不少人涉水被激流吞噬,惨象让人不寒而栗。又不知过了多少岁月,这儿有一高人由此经过,见到此景,顿生造桥之心。他带领人们架起一座木桥,使过往人不再遭受水害了。人们都说这人是鲁班。后来木桥变为石拱桥,人们仍称之为鲁桥。这儿成为集市,遂为镇店,大街小巷,店铺毗连,商业发达,于是移桥名为镇名,鲁桥镇作为泾阳东北四十里处的重镇,千百年来在泾阳史册,浓墨重彩书写着辉煌,吟诵着绝唱。
鲁桥之美在山水,鲁桥之重在人文,鲁桥之可人在于物。镇坐落于清河东岸,清凉山南麓的一马平川上。清凉山与嵯峨山隔河相望,秀美如一,峰峦耸翠,绿树参差。清河环流,水清如玉,真是山水绝胜之地。传说早先有云游道人相中山中幽谷清景,始建道观,后来道观废弃,至唐中叶,复修改为佛寺,供奉达摩菩萨,易名清凉寺。于是,寺中朝祷暮诵时梵音佛歌伴着舒缓柔和的罄声和暮鼓晨钟,悠扬在小镇的上空。
鲁桥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物,其间名人不胜枚举,光照史册。兴唐名帅李靖就诞生在镇东一个小村子里。李靖与侠女红拂的优美传奇至今还在家乡传诵。清河西岸的尖担王村明朝末年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叫王徵,为官忠君爱国,为民清廉执政,治军整肃严明。最值得称颂的是他首开中国交通西方之门,第一个让西方科学技术曙光照进中国。他自行设计的如“虹吸鹤饮”等器具,解决了民众旱时引河水灌田的大问题。他的发明及著作,在史册永远闪耀着光彩。镇西南孟店周氏人才辈出,其才女莹儿,为安吴吴家打造了一个覆盖大中华的商业帝国。其救困扶厄之事多不胜数。单慷慨赴国难,捐银以飨仓皇西来的皇帝与太后一事就够惊天动地了。太后干女,一品夫人周莹,至今犹是有口皆碑的神话般的人物。贺瑞麟主持正谊书院,《女儿经》天下颁行,张载父子几代,诗文冠冕明清两朝。这方厚土地灵人杰,天宝物华,水枣红杏,天下有名。蓼花糖、柿饼糕,红极京津,当年老佛爷的餐桌上总有来自鲁桥的这两样贡品。果糕之外,泾阳、三原的羊肉泡,是关中人最爱吃的美食,鲁桥王家羊肉泡该是其中的翘楚。王家羊肉泡味道香醇爽口,吃一次能吃全羊,百里外的人也赶来鲁桥,就为吃到王家的全羊泡。据传,王家羊肉坊由清道光年间开办,已历时二百多年,几代经营者都是仁善相传,诚厚待客,创造了羊肉泡大牌。其他如尚家茶楼,杨家皮货都是有名气的。
鲁桥人物,群星灿烂,风物山川,让人流连。无怪康熙时有举子韩书特题“嵯峨迢递接宜州,佳气笼葱翠欲流。”之句,以抒心仪之情,并题八景诗供后人细品个中趣味。
鲁桥于共和国成立第十个年头划归三原,但它留给泾阳的情感印象永远让人缅怀。(B)(12)
新闻推荐
本报讯(秦建军任宏伟)12月以来,三原县法院开展了以涉及民生案件执行为核心内容的冬季集中执行活动,通过近三周的努力工作,共执结案件18件,执行涉案财产71万元。该院按照冬季集中执行活动的重点内容,对索...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