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病媒生物进行监测
本报讯(记者 薛璐)远离病媒危害,你我同享健康。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这个季节,病媒防制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据了解,去年,市卫生部门组织市县两级认真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顺利地完成2014年度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工作。市疾控中心开展了蟑螂抗药性监测,填补了咸阳市蟑螂抗药性水平监测研究的空白,为咸阳市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有效的消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市县两级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了四种常见病媒生物密度水平,有力地降低虫媒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健康,并且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单项验收,保障了全市人民群众健康。
日前,面对记者采访,市疾控中心主任万旭光说:“根据咸阳辖区相关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发病情况,市级共设置13个监测点,分别有鼠密度监测点:兴平市、武功县、乾县、泾阳县;成蚊密度监测点:长武县、旬邑县、淳化县;蝇类密度监测点:三原县、礼泉县、永寿县;蟑螂密度监测点:秦都、渭城、彬县。各县市区疾控中心分别承担相关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及数据收集,实现了全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全覆盖。”
万旭光主任说:“从3月起,咸阳市将实施咸阳市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主要由疾控机构承担,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将协同努力,确保完成2015年全年监测任务。”
据市爱卫办科长刘涛介绍,2014年,咸阳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通过了卫生城市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单项验收,达标不易,巩固更难。2015年,咸阳市将迎接卫生城市国家复审。病媒生物防制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但又是一件利民的好事,孳生地治理了,环境改善了,病媒生物密度降低了,我们的生活会更健康、安逸、舒心。
病媒生物防制倡导群策群防,去年以来,市疾控中心加强病媒防制工作宣传力度。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知识宣传。通过广泛的知识宣传,加深人民群众对病媒生物的了解,做好孳生地的治理,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除害防病意识,完善防护设施,采取正确的消杀措施,调动群众参与病媒生物防制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加强了集贸市场、饭店、宾馆、饮食店、副食店、食品加工厂、酿造厂、屠宰厂、粮库、医院、火车站、汽车站、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的知识普及,从而达到孳生地治理彻底,防护设施完善,消杀得当,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疾病。随着天气转暖,即将进入蚊蝇肆意的季节,广大市民朋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房前屋后的积水要及时清理,避免蚊蝇的孳生;不乱扔垃圾,保持环境卫生;垃圾要日产日清,扔垃圾时桶盖盖好;破损的纱窗要及时更换;采取合理有效的消杀措施,为我们自己营造一个干净、整洁、安全、卫生的生活环境。
链接: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包括老鼠、蟑螂、苍蝇和蚊子这四害。
病媒生物监测,指以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鼠类、蚊类、蝇类和蟑螂等病媒生物。目的是了解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掌握辖区内主要病媒生物的危害现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开展病媒生物防制重要意义就在于把虫害和鼠害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防止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发生流行,从而达到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其次,还能有效改善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因此,全国爱卫会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达标”视为是进入国家卫生城市的必要条件之一。 (G)(2)
新闻推荐
市民体验下地采摘的欢乐。本报记者沈广睿吴萍摄本报讯(记者吴萍沈广睿)4月11日,三原县陂西镇庙张村迎来了第三届圣女果采摘节,吸引了不少周边村镇的人群,更有远道而来的城市居民体验下地采摘的欢乐。...
三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三原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