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景东旭
“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着良心,一个装着爱心。”这是全国模范教师、三原县北城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曹春娟的座右铭,作为一位真正的一线教师,端正师德、师风,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而且帮助其他教师共同进步就成了她的使命。
任教二十多年,勇挑重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教育、教学上。她常说:“责任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亮丽了我的人生!”正是这样,二十多年来,她当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
“没有了爱,人类就像是没有了绿洲的沙漠。”学生雷某家境贫寒,曹春娟用自己的钱替她交了高考报名费。学生李某因病昏倒在住宿处,同宿舍同学给曹春娟打电话,她二话不说,从家里赶到,立即把孩子送进医院,陪护到天亮。学生刘某遇到学习困难时情绪低落,不愿再学下去,她耐心开导。她用一颗赤诚火热的心温暖着每一名学生,用真诚影响着每一位老师。
在教学中,从对学生知识的“灌输者”努力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她摸索出一种“带着问题学语文”的方法,对学生的应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很多教师不知道怎么教了,她主张改革,提倡多读多看,却不像一般教师那样盲从,她经过仔细思考提出了一个见解:语文课堂教师的讲授仍然是主要方式之一,语文教学是不是“满堂灌”并不是根据教师上课言语的多寡来评判的,从根本上是看一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是否唤起了学生的内在的思维并给他们提供了比较充足的锻炼空间,这一观点让许多迷惑的老师茅塞顿开。
曹春娟担任教研组长,能组织全组开展教研教改活动,积极参加教学竞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多次组织全校学生参加“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中学生作文大赛”,两次荣获指导二等奖,在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学校有84人获奖,其中58人获国家级三等奖。她在北城中学创办“圣陶文学社”,主办校刊《蓝舟》杂志,拓宽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认真帮助新分配的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使一批青年教师迅速适应高中语文教学。曾承担全校性示范课《文言文阅读应答技巧》等课的教学任务。近年来,她教的学生语文成绩大幅提高,连年高考成绩名列前茅。
她热心培养和指导新上岗教师和青年教师,先后与青年教师陈江伟、蒙杨芳、陈春艳、李平结成师徒对子,采取多种措施搞好传、帮、带工作,在指导中,确立三维目标,不能局限于知识目标,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对徒弟教案不断修正、完善。注重对徒弟实际授课操作指导,帮助优化课堂教学。曹春娟经常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深入听课,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给正在成长中的青年教师不厌其烦地进行具体的授课技巧指导。在她的努力下,青年教师进步快,挑起了教学的大梁,成为骨干教师。(E)②
新闻推荐
本报讯(惠晓民王蕾)近日,三原县法院立案庭一行干警在陵前镇街道开展巡回立案,法律咨询服务,获得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称赞。当天恰逢陵前镇集市日,四里八乡的群众纷纷赶往陵前街道的集市,人流络绎不绝,商贩生...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