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之名由何而来?传统的说法是,因县境内有孟候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三原。历史上,三原此地最早的名称周时叫焦获,秦时为荡社县,西汉时属池阳县。在352年,前秦皇帝苻健设立三原护军,才首次有了三原之名的出现。
苻健(317~355)是甘肃秦安陇城人,氐族,351年,建立前秦(351~394),定都长安,国号大秦,年号皇始。
三原护军的设立,源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频遇战乱,北方少数民族氐、羌、鲜卑等纷纷内迁,与汉人杂居。前秦统治时中心地区在关中,而西晋时关中已成为“戎狄杂居”之所。五胡政权统治参照汉晋,十六国时政权实行胡汉分治,这样造成少数民族部落酋豪势力很大,汉人遂多有起义。秦苻执政以后,就对民族部落推行汉制,但难度很大,往往一些酋豪势力左右时局。这种情况下设置护军,驻防地方,尤为必要。仅关中地区就有扶夷、土门、铜官、三原、冯诩等护军。护军设立的另一个原因是设在与敌国军事争执的边境地带。
护军,就是在“蛮夷种落处分部置军将以统护之”。也就是在少数民族聚居之所,为便于统辖而特设的军事管制的一种制度,同时也是一种平行于地方政治统治的权力机构。护军的设置,其本身并不属于地方一级行政建制,而是与地方并列的地方军事长官,如果地方未置令,则起到地方守令的作用。
据考,三原护军幕府县治治所在嵯峨山北(《三原县志》),又一说在耀县南今马额境内(《耀县志》)。
446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撤三原护军,设三原县。三原,真正开始了历史的新纪元。唐时三原县治所在今三原县城东北三十里刘家沟一带。元时,徙三原县治于龙桥镇(今县城)。(B)(13)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咸阳市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营管护机制试点工作,通过开展产权确权和移交等多个方面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探索创新项目管理和运行管护等多种机...
三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