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平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眨眼间,又到秸秆禁烧时。
从现实情况看,秸秆禁烧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难事。谓其“大”,是因为秸秆禁烧关乎芸芸众生能否在蓝天白云下正常生产生活;谓其“难”,是因为秸秆禁烧量大、面广、线长,加之“三夏”期间,收、种、管同步进行,刻不容缓。农民为了争时抢墒,及早复种,便迫不及待地将秸秆付之一炬。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尽管各级政府层层开会,三令五申,传导压力,基层干部全力以赴,夜以继日,严防死守,但秸秆焚烧仍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不是农民群众有令不行,亦不是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更不是基层干部禁止不力,而是禁烧的方式方法亟待改进和完善。
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据说,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中原一带的农田和村庄大都被洪水淹没,致使很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在此种情况之下,尧便派鲧担任治水重任。鲧上任后,发动民众,设法“堵”截,力治9载,洪水仍未消退。舜便派鲧的儿子禹接着治水。禹视事后,汲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发动民众,变“堵”为“疏”,综合治理,连续奋战10余载,终于完成治水大业。
治水与禁烧,事虽殊,理一也。即一味“堵”,如“扬汤止沸”,治标不治本;综合“疏”,似“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记得前些年,三原县为了打赢秸秆禁烧攻坚战,一方面组织力量巡回“堵”,一方面提前投放秸秆捡拾打捆机、免耕播种机等综合利用机械50余台进行“疏”,当年,全县就基本实现“不烧一把火,不冒一缕烟”。
由此可见,秸秆禁烧,“堵”是必要的,但关键要在“疏”——即在秸秆综合利用上下工夫,这才是秸秆禁烧的治本之策。
新闻推荐
高考考场时钟中途慢了半小时三原县招生办主任、监考老师等4人被停职
在6月7日的高考语文考试中,三原县北城中学28考场的时钟在考试过程中慢了半小时,致使该考场多名考生未答完考卷。本报昨日A02版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昨日下午,记者从三原县相关部...
三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三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