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鸡到咸阳间,有一条农业动脉线——宝鸡峡引渭渠,从1971年建成通水,引渭渠承担了宝鸡、咸阳两市多个县(区)田地的灌溉任务。然而,今年3月底到4月中旬,在引渭渠咸阳段内连续发现16具尸体,其中多为失足坠落溺亡(本报曾连续报道)……这条人工河在造福两地群众的同时,也常给沿岸一些村民带来丧亲之痛。
4月19日,乾县马连镇南田果村桃花开得正旺。66岁的村民黄克俭时而呆坐一言不发,时而又突然起身,对老伴一顿莫名斥责。43岁的儿子黄党国蹲在院中双手抱头垂泪哀叹:“月阳出事后,整整打捞了21天才从渠中找到尸体,父亲受不了刺激和煎熬昏倒,经抢救后就变成现在这样。今天孩子不在已整整一月,可一家人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
遗体没捞上来只能给亡者立座空坟
丧亲之悲
夺去黄党国15岁独子黄月阳生命的,是流经他家屋后41年的引渭渠。对这条日夜与村民相伴的灌溉渠,南田果村村民爱恨交加。在修引渭渠之前,当地村民都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农作物产量很低。灌溉渠修好后,水利有了保证,不仅小麦、玉米等的产量提高了,各种果树蔬菜种植也多了起来。
“自打我记事起,常听说有人掉进引渭渠,这些年来,仅南田果村就有近十人落水丧命。可我没想到,有一天这事会落在我儿子身上。”身材魁梧的黄党国,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壮劳力。儿子出事后,黄党国一直没有下地干过活。
距黄月阳家不到10公里的武功县贞元镇西川村,9岁女孩王晴的父母卧病在床。王晴的大妈说:“自打娃4月15日被打捞上来,夫妻俩就一直不吃不喝,我每天做好饭给他们送去,劝半天勉强吃上几口就撂了。侄女学习特别好,在班上每次考试都是前一二名,孩子懂事听话,太可惜了。”
看着存在手机上的女儿的照片,王晴的父亲王永柱忍不住落泪。“知道渠岸危险,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都不断给说,不让她到水渠边,孩子一直很听话。可是,4月7日下午,她和村里两个男娃跑到渠边玩去了。那天别人告诉我娃掉渠里了,后来在渠岸上发现孩子一双鞋,我才意识到孩子没了。”
王晴的大妈说,村里大部分人住在渠南,可地又在渠北,从家往地里去,少不了要过桥。渠岸窄的地方只有一两米,别说孩子了,大人走也提心吊胆的。在乾县姜村镇浦家村15岁的宋特家,同样也是一片悲戚。4月8日上午,宋特出事后,家里在外工作的亲戚们几乎全都赶回家一起帮忙打捞。15日,宋特被打捞上来。宋特的父亲宋革库说,娃出事前两天,刚给娃买了部新手机,孩子特别喜欢,人被打捞上来,手机还在娃口袋里,后来和娃一起埋了。
3月30日上午9时许,乾县临平镇龙塘口村60岁的村民祝建军在地里干活时,从桥上不慎跌入水渠。18天后,祝建军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在看到父亲遗体的那一刻,儿子祝腊荣一下子瘫倒在渠边。“比起那些没找到亲人遗体的村民来说,我们算是幸运的。以前村里有人落水后,尸体一直没捞上来,最后只能给死者立一座空坟,对他们的亲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伤痛和遗憾。”祝腊荣说。
在沿渠岸共同打捞遗体的过程中,4个落水者家属结识,在没有找到自己亲人遗体前,他们陆续打捞上来5具落水者的尸体。20天时间里,在引渭渠咸阳段内,被警方和村民发现的尸体已达16具之多。
仅干渠两侧装护栏就需2亿元
管理之叹
4月19日下午,位于咸阳市联盟三路的省宝鸡峡引渭灌溉渠管理局,来了一位60多岁的老人。老人说,他是眉县人,2010年,他儿子和同村的朋友一起不慎掉入渠中身亡,如今他已将管理局告上法庭,他来管理局是想询问赔偿问题。管理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答复老人说,他儿子是成年人,自己不小心跌入渠中,此事与管理局无关,既然已将此事诉诸法律,现在就只能等法院的判决了。半个小时商谈无果后,老人离去。
据了解,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是陕西省西部大型堤坝引水工程,主要承担宝鸡、咸阳两市13个县(区)土地水利灌溉任务。1958年设计,1971年建成通水。管理局抗旱管理科副科长张有功介绍说,宝鸡峡灌区共有总干渠和干渠6条,长412.6公里;支渠77条,长689.4公里,灌溉面积291.56万亩,其中240万亩在咸阳境内,涉及武功、乾县、礼泉、兴平、泾阳及咸阳市秦都、渭城两区。
“干渠内有人失足跌入身亡,是由于修建时的历史条件限制和当事人不慎造成的,作为灌溉渠管理部门,我们目前只能是多做提醒宣传。”张有功说,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修建于40多年前,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干支渠全部为敞式渠道,渠岸仅限于工程管护和防汛抢险之用。近年来,随着农村村级道路建设加快,许多村组将渠岸和工程保护范围作为乡村道路,导致行人出现溺水事件的几率增加。而宝鸡峡现有干支渠1100公里,仅在干渠两侧安装护栏的费用就将达2亿多元,这笔费用不好解决。
网友支招渠边植树、村落设防护栏或设置“施救绳”
宝鸡峡引渭灌溉渠管理局工程科科长杨海强表示,近年来,随着从渠岸通行的行人、车辆增多,不安全因素更显突出。管理局也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汇报,希望加大投资,沿渠加设防护栏杆,虽然现在还没有结果,但管理局还会继续争取。
目前,减少工程引水期间对行人的安全威胁,管理局除在城区段加设防护围栏外,主要通过在交通要道、重要建筑物等处刷写安全警示标语,提醒行人注意安全。
据了解,引渭渠少部分地段已加装了水泥隔离桩,将公路与渠隔离,明显减少了事故发生。
在本报对此事报道后,不少网友给引渭渠防护支招。网友“我是一滴水”表示,小时候在引渭渠边长大,游泳也是在渠中学会的,那些年水渠的管理单位给水中分段放置了好几根横跨两边的“施救绳”,人不慎掉下去之后可以拽着绳子保命,可是由于水中的杂物不断地悬挂在上面,天长日久被水冲断。现在能否再效仿这个做法,花不了多少钱。
还有网友称,除了在引渭渠沿岸通过大力宣传提高村民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外,其实还有很多防护办法可以运用,比如在渠边植树,将渠与道路隔离开,在村落集中的地方设置防护栏及警示牌,在桥面设置防护网等等。
咸阳市要求水利部门在沿岸设警示标志引起重视
4月14日,本报率先报道了宝鸡峡引渭渠不断有人落水溺亡的消息后,引起咸阳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咸阳市公安局已向各相关单位下发通知,要求在限期内逐一查明在引渭渠中溺水身亡者的尸源及死亡原因。同时,警方也希望引渭渠管理部门加强渠岸两侧的防护措施建设,减少事故发生。
据咸阳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主任王新涛介绍,咸阳警方每年都会接到村民落入引渭渠的报警,但一直没有对此进行过具体的数据统计。“往年都没有今年这么集中,数量也没这么多。经过民警现场勘查,属‘自杀\’、‘他杀\’及其他涉案尸体所占比率极少,绝大多数是不慎失足落入水渠的。”
记者在向其他各县区相关公安机关询问此类数据时,得到的答复也基本是每年都有村民跌入引渭渠中身亡的报警,但因多数并非案件,所以没有做过具体数据统计。
据悉,“引渭渠安全”已引起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及咸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咸阳市主要领导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由公安部门尽快调查溺水者的死亡原因;水利部门切实加强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灌溉渠沿岸设立警示标志;各基层有关部门要对引渭渠沿岸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加强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咸阳市委、市政府将及时向社会和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
本报记者要露滋文/图
新闻推荐
华商报讯(记者马新斌)5月28日上午,武功县在城隍庙前举行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牌仪式,武功县没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结束。武功县此次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除...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