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班的第五年,中学时代教数学的老师去世了。记不得名字了,印象中她愿意让同学们称呼她“生如夏花”。那时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暗自揣测,是因为她姓夏的缘故吧。直到读了印度泰戈尔的《飞鸟集》、台湾作家罗兰的《夏天组曲》。
“生如夏花”是一个很优雅的女人,永远干净整洁的衣服,淡定温润的笑容。个头不高,却也是你一眼望去,在人群中熠熠生辉的那一个。她的老公是外院的高材生,很自负的一个人,被世界冷落了似的,分到了我们偏远的小县城。怎甘寂寞?不停地应聘,不停地掂量,不停地跳槽。对于我们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新鲜也变得不新鲜了。校园内幽静的小径上总是看见“生如夏花”身影,似一株橘红色的木棉树……
我上班的第六年,听说“生如夏花”的老公又结了婚,第七年离了。
今年夏天,没有预期的,我见到了他。当年的自负早已荡然无存。听的最多的是下面的话:我们结婚八年了,我们没有共同度过一次假;我们一直都在忙;我们永远凑不到一起。即使在周末,如果不是在办公室加班,就是安排看望年迈的父母;逢年过节,永远要商量是去他家还是我家。我们曾经有过浪漫的计划:去丽江看古城;去重庆吃火锅;去海南,像电影里的男女那样在椰树林里静静地拥抱。可我们没有,我们的浪漫被“生活和工作”填满了。应酬开会,股海淘金,整理家务,买菜做饭,走亲访友。结婚的八年,我们在“奋斗”中生活,却没有享受生活。那些浪漫的事儿还没有做,我总想着,等所有的梦想都实现了,就和她一起快乐地度过生命中的每一天。我没有想过,一次也没有,也许那些浪漫的事儿永远没有机会去做。
谁说不是呢?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饱满的季节绽放,如奔驰、跳跃、飞翔着的生命的精灵,以此来诠释生命的辉煌灿烂。没有了赏花的人,也不过是死如秋叶之静美。
那些浪漫的事儿,你做过了吗?
(作者单位:武功县普集镇中心小学)(E)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静远6月25日,刚刚下过雨的天空一碧如洗,一朵朵一尘不染的白云或流动,或停驻,灿烂的阳光正从镶着边的云朵中射下来,把随风摆动着的渭河绿丝带照得通亮光彩。这条全长68.27公里的绿丝带就是咸...
武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武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