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市水利局干部 任文娇
春暖花开的四月,按照市委“我做一周村官”统一安排,我们走出机关,深入桑镇宋庄村,与父老乡亲进行了手拉手、心连心的沟通和交流。
进村入户汇民意。我们充分利用群众农闲时间,深入田间地头,通过发放入户调查表、村民增收明白卡,与村两委会成员座谈、进户与村民尤其是贫困户交心座谈,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300份、惠农小册子600本,让群众充分了解各项惠农政策,体会到党的温暖。
统揽全局解民难。根据该村群众收入主要以种粮、辣椒、大蒜和外出务工为主,部分村组间道路没有硬化、农业基础设施还显薄弱、群众反映农资价格过高、留守家庭老人、儿童的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与村干部多次探讨,形成了切实可行的《桑镇宋庄村五年发展规划》,编制了《桑镇宋庄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组织有关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对该村的农田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普查,形成了《关于对桑镇宋庄村损坏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的报告》,并已报请省市批准。邀请农田水利专家开展节水灌溉知识培训3次1600多人。积极联系市交通局、农业局、人社局、民政局等部门,加快解决该村道路、外出务工人员培训、贫困家庭及留守儿童老人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和我们更贴心,村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通过这段时间与群众的“亲密接触”,也使我也对做好农村工作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
要加大涉农政策宣传力度,让群众对惠农措施心知肚明。
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统筹等惠民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实施,使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群众乐在心头。群众对各项惠农政策的透彻了解和切身体会,能够有效消除干群矛盾,树立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不断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
要帮助制定相关发展规划,让群众看到发展致富的希望。
群众都有致富的想法,因此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帮助群众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当好群众的“领路人”,真正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只有把党的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才能进一步推进产业升级,增强群众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让群众得到期盼的实惠。(C)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马小兵王超记者辛建斌)兴平市2011年高考再交优秀答卷,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二本以上上线人数历史性达到1806人,同比增长13.9%,比上年净增220人,实现连续7年正增长。多年来,兴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