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改善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尺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调研活动开展以来,在实际调研走访中,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活动的需求反响强烈,更增强了我们全面加快文化惠民实施步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实施文化惠民,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让广大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近年来,我们在持续加大文化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同时,精心设计、积极开展“五送五进五提高”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在丰富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增进了干群感情,满足了群众需求,提高了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文化单位的影响力,提高了文化阵地的利用率,提高了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满意度。
顺应群众期盼,增强吸引力。实施文化惠民,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和顺应群众期盼,不断探索贴近群众的新形式,增强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一是突出群众性。要充分尊重民意,注意乡情亲情和集体观念,确保群众性文化活动能普遍参与、自觉参与和主动参与。二是体现地域性。兴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实施文化惠民,必须注重挖掘资源和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多结合地方历史文化名人、风景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文化活动的亲和力。三是要注重普及性。我们在实践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确保文化活动格调健康,通俗易懂。
把握实际需求,增强向心力。实施文化惠民,必须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增强文化活动内容的针对性。一是要注重思想观念创新的正面引导。要通过文化活动增进群众掌握科学理论、树立先进观念和提高道德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引领时代风尚,保持昂扬斗志。二是要促进文化科技致富的智力支持。要通过文化活动促进群众掌握科技知识、适应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产业,实现致富。三是要加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建设好县级图文两馆和体育场、乡镇文化站、村级文体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为开展文化活动建好阵地。四是要加强精神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度,为群众提供书画、歌舞、戏剧、图书、电影、曲艺等精神产品。
拓宽服务领域,增强辐射力。实施文化民生,对象是群众,主体在基层。我们坚持目光朝下、重心下移,让宣传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一是空间全覆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注重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努力使文化活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二是方式立体化。要开展演出、展览、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要在图书、电视、网络、资料等各类媒介上展示文化活动。三是队伍多样化。发挥好图书馆、文化馆、演艺公司等文化单位优势,书协、美协、音协、剧协、作协等文艺协会优势,还要发挥好社区和乡村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等民间队伍优势。四是时间常态化。既要坚持做好节庆文化惠民活动,又要做好平时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活动,既要做到三下乡,又要做到常下乡,使文化活动真正做到经常化。
(作者系中共兴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B)⑩
新闻推荐
声势浩大的广场舞比赛,激活了城乡群众自我展示、自我表演的激情进村入镇,成为这项活动常态性的惠民之举群众对文化惠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场普通的演出,却让马嵬周边上万观众享受了久违的饕餮文化大...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