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静远
以前,每到夏收时节,各级政府运用大量人力物力禁止秸秆焚烧,但农民常常明着烧、偷着烧,秸秆一烧,烟雾漫天。
然而,今年咸阳市情形有所不同,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农民自愿禁烧。实现了从强制禁烧到自愿禁烧的大跨越。
眼下,全市夏收夏播已全面完成,禁烧工作基本实现“零焚烧”目标。
年年禁烧 多策并举严措施严密监控“千里眼”下无烟火可逃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秸秆焚烧情况一目了然。
7月1日下午,记者走进市环保局三楼监控中心,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兴平市马驹村有冒烟情况,工作人员拉近镜头,20倍高清摄像头下,这团烟雾才显示到,原来是烟囱排放,并非秸秆燃烧。
今年,市环保局为南八县230万亩农田安装了秸秆焚烧监控装置,在今年夏季禁烧开始之前正式上岗工作。
这181个红外激光高速摄像头犹如181个“千里眼”,实现高空瞭望,24小时对禁烧区域全面远程监控。
“这项秸秆禁烧监管新技术在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尚属首次实施。”市环保局生态科科长杨小民给记者介绍道,“千里眼”依托电信公司在南八县市区农田范围内现有基站中的有效点位安装,具有红外夜视、360度旋转、3公里半径范围识别烟火、500米半径范围识别放火者面部特征等功能。
杨小民分析,与往年相比,“千里眼”的作用是实实在在的。
“以往,遇到火点燃烧、冒烟等情况,如果遇到现场监控空白,那后果就不堪设想,而现在,一旦发生焚烧秸秆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拨打所在区域巡防员的电话,值班人员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火点位置并派人处理,避免禁烧巡查的盲目性,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下转B4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亢力李飞飞)近日,兴平举办为期2天的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各镇办党(工)委书记、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共14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在师资配备、内容选定、活动安排等方面做了精心安排。内容包括20...
兴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兴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