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拓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印刷工艺,了解的人并不多。而兴平市八旬老人吴志琪不仅懂得如何制作碑拓,还将自己花费8年时间编撰为94句658字的韵文七言诗《中国朝代繁衍》制作成碑拓,免费送给年轻人,希望能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八旬老人
8年编纂《中国朝代繁衍》
6月21日,兴平东城办大阜村83岁的吴志琪院子里,摆放着一块刻满碑文的石板,很多村民听说吴志琪要制作碑拓,都赶来围观,想亲眼目睹这项传统技艺的精妙和神奇。
为了让大家知晓碑拓这项传统技艺的魅力,吴志琪一边制作,一边为村民详细介绍制作过程,“首先得将宣纸浸泡一晚,等到第二天再用干毛巾对宣纸进行吸水。然后将宣纸铺在石板上,用刷子刷,使之完全附贴碑文之后再用打刷敲打,待宣纸与碑文完全贴合,待风干,用自制石墨拓进行拍打。”吴志琪说。忙活了半个多小时后,第一张碑拓制作完成。
吴志琪制作碑拓的石碑上面刻着《中国朝代繁衍》,是他请人刻上去的,而这些碑文是老人花费8年时间编纂而成,通篇是七言句式,共94句,合658字。主要记述从三皇五帝到新中国成立几千年之间的朝代更迭、历史变更,语言精炼、通俗易懂,各朝各代著名历史事件均有所体现。
编纂这部《中国朝代繁衍》,还得从吴志琪的喜好说起。从小吴志琪就喜欢听戏,也因此也爱上戏中的史学。参加工作后,吴志琪对史学更是痴迷。退休后,吴志琪开始系统明晰中国历朝更替繁衍。
制作碑拓
吸引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
“有时将几万字的资料看完之后,发现前学后忘,越看越糊涂。”吴志琪说,真要通览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很费时间,很少有人做到。所以他决定编纂《中国朝代繁衍》韵文诗。“不到一千字的文章,几分钟就能读完华夏史,领略中华文明。”
作品面世以后,吴志琪经常走村串户,见人就讲历史,讲到兴起时,不用草稿也能滔滔不绝一个晌午。但吴志琪发现,即使如此,仍然不能调动年轻人学史、读史的热情。后来,他想到一个好主意,把作品刻在石碑上,再制成碑拓,“一定能吸引年轻人眼球”。
“以前对历史没有一个清楚的链条,而吴老从‘三皇五帝口碑颂\’到‘天安门上耀五星\’,将中国五千年历史朝代更替繁衍做了概括,又利用碑拓的形式宣扬传承,确实不容易。”吴志琪的一个朋友说。
现在,只要有人讨要碑拓作品,吴志琪满口应承,现场制作、免费赠予。他说,“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能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点贡献,感觉挺充实的。”实习记者 王蓉 华商报记者 刘军伟
新闻推荐
追踪有果 热线电话029-88880000兴平玛丽亚医院被暂停合疗报销业务
华商报咸阳讯(记者马新斌)64岁低保户薛宣传被兴平市玛丽亚医院接去免费体检,住院后突然昏迷不醒,随即被送往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抢救治疗,但没过几天便在医院失踪。7月21日,薛宣传被找到,但早已因遭...
兴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兴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