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新闻 兴平新闻 三原新闻 泾阳新闻 武功新闻 乾县新闻 礼泉新闻 永寿新闻 彬县新闻 长武新闻 旬邑新闻 淳化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咸阳市 > 兴平新闻 > 正文

兴平正月十六送十六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3-03 05:02   https://www.yybnet.net/

○杜军护

在陕西兴平,每逢正月十六日有这样一项民间风俗,“送十六”。凡是这天有人家在待客,就表示这家年前有人结婚了,晚上会有一项有趣的民俗活动,就是“送娃”。

兴平人过年待客有三种情况:一是家中有未过三周年的亡故亲人,则初一在家守灵过年,接待所有亲戚(至三周年期满);二是年前家中没有红白喜事,这类人家初二开始走亲戚,同时在家接待来拜年的亲戚;第三是年前给儿子娶了媳妇的人家,正月十六日前只是出门走访自家亲戚,而正月十六这天要招待所有亲戚,也就是接十六。

送十六这天白天,新媳妇的娘家人送来礼馍,并配送一对大红灯笼。然而白天送十六只是这项民俗的一半,晚上的送娃才是送十六的核心内容。傍晚时,新婚人家的婆婆会将提前做好的小孩衣服,送到本村约定俗成的地方,多是放置碾盘的地方。在那里有几位本村的全命女人(即幼年没有丧父丧母,中年没有丧夫,晚年没有丧子的女人)等候着,她们将衣物一一分放好,等天快黑时用谷草扎制草娃娃,然后挨家挨户上门送娃。这几位负责扎草娃娃、送草娃娃的人俗称送娃婆。

各家各户送来的衣裳由送娃婆扎制成草娃娃,用麻纸扎头,谷草扎身子,画好眉眼,安好胡萝卜制成的牛牛。有几家结婚,就扎几个草娃。天黑后,一位送娃婆扮成背娃的老汉——“豆儿哥”,用袋子把草娃娃们背着。豆儿哥的装扮通常都是诙谐幽默的,头上包着毛巾或戴毡帽,身上反穿着羊皮袄,扎着裤腿,嘴上画些胡子,口里叼着旱烟杆。另一位送娃婆装扮成“送子娘娘”(当地俗称娘娘婆),也和豆儿哥一样做诙谐打扮,画上红脸蛋,手拿扇子、拐杖或旱烟杆。其他几位送娃婆各自拿着铍、锣、鼓或者铃铛,赶着天黑进村。好看热闹的大人小娃一溜一串跟在送娃婆的队伍后面,敲敲打打,咚咚呛呛,热热闹闹的走向村中那些等待着接娃的人家。

送娃的队伍一众人等敲着家伙走到门口,接娃的人家早已开门等候。婆婆先双手接过自家的“孙子”,并高兴地招呼大家,“娘娘婆受累了!”随即将众人让进门。公公则赶紧准备茶水糕点,新婚的儿子儿媳忙前忙后招呼大家,左邻右舍大人小娃也拥来看热闹。婆婆说:“送娃婆、豆儿哥、娘娘婆你们都受累了,劳累远远地把我娃送回来了。”娘娘婆则答道:“娃他婆,我和他豆儿哥爷爷隔山渡河的把咱娃送来,这不是一般的娃,是娘娘婆的麒麟送的,我慌慌张张送来了,饭没吃水没喝肚子又饿嘴发渴,端些茶水叫我喝。”豆儿哥此时插话了,说:“口发渴先甭喝,叫媳妇给我把烟点着,走得急,光拿了一个烟锅锅(指只有旱烟杆,没有烟丝)。”婆婆叫新媳妇来给大家点烟。这时人们会戏耍媳妇故意让火点不着,不是打喷嚏就是干咳嗽,要不就是身边的小娃将火吹灭。大家嘻嘻哈哈一番。随后婆婆把孙子抱到新媳妇房子,把草娃放在炕上盖上被子,送娃婆再打趣几句。此时“十六送娃”的民俗也到了高潮。随即公公招待大家吃席,送娃婆们入座,新媳妇逐一敬酒,这也是新媳妇认识左邻右舍的好机会。屋里看热闹的男人们则接过新婚男主人发的烟,婆婆又端来花生瓜子等发给孩子们和女人们,整个院子笑声不断。

待吃得差不多了,送娃婆又背上下一家的“娃”敲敲打打地走去。公婆一家笑脸相送,一直送到门外,看热闹的人们又嗑着瓜子、吃着糖、抽着烟,说说笑笑的加入这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直至村中接十六的所有家庭都如愿的接回自家的“娃”,送娃婆们神圣的任务才算完成。接到“娃”的人家三天后将谷草娃解开,草在灶王爷面前焚化,衣服留着。至此,正月十六送十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圆满结束。

正月十六日在我国其他地方叫送子、舞火(火为阳)、舞旗花、嫁鼠女、摸门钉(钉通“丁”)等等,都与人丁兴旺、添丁生育等寓意有关。而兴平许多老者告诉笔者,送十六谐音“送石榴”,石榴在中国民间文化中是多子的象征,寓意的正是子嗣繁衍。娘家在十六日这天送来十二或二十二个礼馍,也叫点儿馍、丁儿馍,并配送一对大红灯笼,灯正谐音“丁”,象征着给婆家添丁添口。正月十六日送十六的民俗,正是兴平老百姓对子嗣繁衍、多子多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兴平送十六的民俗地域文化属性极强,是活态的文化符号,传承历史悠久,在其他地方没有类似民俗重复性。这一民俗流传的范围有限,足以说明其文化形态的珍贵,更有社会学研究的实用价值。笔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兴平人,希望送十六这一兴平独有的民俗文化得到更多关注。

新闻推荐

“90后”吴航行任西安一高校学院副院长 6年前本科毕业

近期,“90后”或者“准90后”走上高校教席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在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新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一名“90后”本科毕业生已经担任了学院副院长。吴航行资料图上述学院网站“师...

兴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兴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兴平正月十六送十六)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