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因疾病缠身,一度生活不能自理,但她离不开自己的学生,一直坚持给学生上课,这一坚持就是个年头,她成为孩子们心中的“红太阳”。她就是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王芳霞。今年9月,王芳霞荣登“中国好人榜”。月1日,她又荣登中国好人封面人物。
战胜病魔 三尺讲台铸师魂
年,王芳霞成为永寿县仪井镇村级初小一名代课教师。那时,学校仅有几间破旧的瓦房,没有像样的教学设备,就连上课用的粉笔都要计划着用。面对简陋的条件,王芳霞没有退缩。下雨天,她和孩子们蜷缩在不漏雨的角落上课,琅琅的读书声、叮咚的雨声谱成了他们心中最美的乐章。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她和其他老师一起带领学生挖药材、捡塑料瓶等来贴补学校拮据的费用。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学校教学条件日渐改善时,王芳霞却不幸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剧烈的疼痛让她彻夜难眠。由于经济困难,每次她仅靠每瓶一元五角的药来止痛。年的一次意外摔倒,后股骨头骨折的王芳霞不得不入院治疗,病情略有好转,她便急切地回到了校园,忍着病痛重新站在了那个熟悉的讲台上。由于长期使用激素药物,造成病灶部位股骨头坏死,王芳霞下肢残疾了,但她仍坚持给学生上课。上下课,学生们自发地扶她抬她;上卫生间,同事们就是她的“拐杖”,简陋的教室里经常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扎根乡村 播撒阳光雨露
年,随着撤点并校工作的开展,王芳霞调到了仪井镇中心小学工作。面对新要求,她细研课标、研读教材、了解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她认为只有和学生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才会使自己的课堂以最直接、最通俗、最易接受的方式传给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在教学中,为了使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系统化,她主动承担过小学各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从中摸索积累。她从不因为私事而缺学生一节课,更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迟到早退。在数年的教学工作中,王芳霞所带班级及科目屡屡受奖,她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成绩名列全县前茅。
虽然长期任教于农村学校,但王芳霞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习。工作之余,她通过自学、参加成人高考等途径,取得了大专学历。虽然受身体条件限制,让她失去了很多外出深造的机会,但她不气馁,课余时间把报纸、杂志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汲取其中精华,还常常把自己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和困惑分享报端。先后撰写了十多篇教学心得和教研论文,其中《谈趣味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的应用》荣获国家级一等奖,《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荣获市级二等奖。
真情呵护 用心关爱每个孩子
家庭困难的学生一直牵动着王芳霞的心。有一年夏收期间,一名魏姓学生接连三天没来上学,当王芳霞找到他时,他正在地里用瘦小的身子拉着麦垛。经询问得知,其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的农活只能靠他。此后,王芳霞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一直资助这名学生。王芳霞得知王同学是个孤儿后,就时时想着他的吃穿,给他做布鞋,她知道只有在这千针万线中,才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才会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实际情况,她为孩子们开通了“QQ亲情热线”、亲情微信群,为孩子和家长沟通架起了一座爱心桥梁。
年,王芳霞荣获咸阳市“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年被授予“陕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记者于忠虎 通讯员翟武鹏
新闻推荐
一个没有经过任何部门立项审批的农业项目,却因农民工的讨薪,才将内幕曝光在大众的视野。近日,靖边县名农民工找“包工头”讨要在永寿县樊家河村南农场土方工程.3万元的工资,两位包工头苏福东和张永平...
永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永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