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一手主动积极地抓抗震救灾,一手坚定不移地抓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确保成都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迅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把科学发展、领先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当前,抗震救灾正处于刻不容缓的紧要关头,担当“首位”职责,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服务全省抗震救灾工作大局的重要责任,是成都眼下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之所以说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其目的也正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成都是四川“首位城市”,也是雅安灾区抗震救灾的“大基地”、“大通道”和“大后方”。打铁需得自身硬,成都必须保持自身经济的强劲发展,才能成为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坚强后盾,才能确保全川在大灾之年的经济“稳增长”。这个浅显的道理,相信谁都明白。
要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不动摇,不断增强成都发展后劲。作为占全省三分之一经济总量的四川“首位城市”,成都的发展对全省举足轻重,在全省面临着抗震救灾艰巨任务的关键时刻,更是四川经济“稳增长”的中坚力量。重大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有着关键性作用,要进一步强化抓项目的意识,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项目就是抓落实的观念,以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不断为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选择成都这个“财富之城、成功之都”。
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松劲,不断凝聚成都核心竞争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做大做强产业是基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要突出工业这一重点,围绕龙头项目,下大力气抓好产业集群发展,以产业发展为核心,切实提高成都的城市核心竞争力,以此强化成都在四川、在西部的辐射带动作用,坚定实施省委提出的“提升首位城市、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的战略构想,为实现四川“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作出应有贡献。
要确保要素资源保障跟得上,不断夯实成都发展的基础。油、电、气等能源,是抓项目建设和产业提升的要素保障,也是进一步夯实成都发展的基础保障。要素到位,才能进一步凸显成都的竞争优势,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为全省加快发展起到龙头作用。
当前,四川省抗震救灾工作正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前期准备阶段,成都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也进入关键时期,同时财富全球论坛开幕在即。形势逼人,任务更加艰巨,工作更加繁重。重大时刻,成都要勇于“亮剑”,亮出信心,亮出实力,亮出承担。此时,尤需各级领导干部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强化落实,主动有为;振奋精神,自加压力。上下一心,群策群力,确保全市的科学发展,领先发展。
新闻推荐
乐观心态微辣论车市在成都车展那几天,本地某奔驰4S店销售人员发了一条这样的微信在朋友圈——“交订金的客户请排队!不要围着我!好热啊!”尽管事后他留言解释有夸张成分,但也是出于忙得晕头转向想找个...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