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飞
中秋节期间,在位于雅安市区廊桥南端的“雅安市青少年空间”里,志愿者和来此参加活动的小朋友络绎不绝。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众多志愿者或个人、或集体来到雅安支援灾区。据不完全统计,约有700多个社会组织、18000余名志愿者先后奔赴灾区一线,开展抢险救援、物资搬运、心理辅导、儿童关爱、医疗卫生等方面志愿服务。但是,由于与政府沟通不畅、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身份真伪难辨、信息不全等问题已在一些具体的事项中显现出来。为统一管理、服务志愿者群体,雅安在团省委的帮助下,成立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实现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的平台化、窗口化、集成化和有形化。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有了一个“家”,大家在这里可以了解信息,对接项目。
该中心成立后,对参与抗震救灾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行信息发布、登记报备、有序引导、全过程服务;对入驻中心的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项目需求对接、项目实施协助、培训交流、法律咨询……随着服务的展开,之前显现出来的问题正在解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觉得“贴心”之余,在灾区能更有序地开展相关工作,效率提高不少。
截至目前,累计登记报备的社会组织332个,登记个人志愿者4119人,吸引中国扶贫基金会等38个社会组织入驻中心,有效联系238个社会组织。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在运行中,边研究、边规范,整合各方资源,有效地发挥了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动;针对灾区群众的一部分需求进行有效补充,提供一些生活化和个性化较强的服务,更贴近灾区。同时,在理念、机制、运作办法方面不断创新,在救灾应急、恢复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闻推荐
●10月15日,汇付天下有限公司在成都举行“汇付天下行”活动。监管部门、省内多家银行代表以及行业专家围绕“创新金融服务西南地区小微企业”主题,探讨如何做好配套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发...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