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小学校长张其星:
□本报记者 庞山岚 游飞
2013年12月31日下午3点50分,乡间寒气袭人。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村小学校长张其星拿着相机和工作日志,步行6分钟来到新学校的施工现场,重复他每天必做的3项工作:了解情况、写日志、拍照。“看着新学校一天一个样,我心里高兴。”他说。
共和村小有8个班238名学生,芦山地震后,学校成了危房。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课,张其星带领教职工,在当地村民的协助下,把一个养鸡场平整后就地搭建起板房学校,“从选址到平地、铺砖,到最后建好只用了12天时间。”
张其星说,虽然条件艰苦了一点,但大家都在想办法克服,为了对抗噪音干扰,老师们带着“小蜜蜂”上课;为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不仅搭了乒乓球台,还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类小游戏;2013年冬天,教室里铺了红地毯、装了热风机、给孩子们发了毛手套。另外,一些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还捐赠了书包、文具、衣服、复印机、电脑等设备。
2013年10月,自从有爱心企业在原地捐建新学校起,张其星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负责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从10月份开始勘地等基础性工作,到11月下旬开建,他每天必到现场,风雨无阻。记者翻开他的工作日志,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每天的巡视情况,从10月10日到12月30日,记录内容包括日期、天气、施工人数、施工进度、具体事项等。而他的照相机里则留存着每天拍摄的施工影像,“这些资料很珍贵,记录下新学校成长的细节。”张其星说。
对于在建中的新学校,张其星满怀期待。他说,新学校有3层楼,1850平方米,除了12间教室外,电教室、会议室、厨房、停车库、花坛、篮球场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楼房可抗8级地震,安全性高。施工单位加班加点,预计今年4月20日完工,6月1日孩子们就可搬进新学校了。
今年59岁的张其星告诉记者,等孩子们搬进新学校,他也就退休了,“虽然心中不舍,但也感欣慰,因为在我退休前还能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新闻推荐
1月16日,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在成都开幕。一名拄着双拐步入会场的委员特别引人注目,他叫丁二中,是省残疾人联合会巡视员。从去年6月份起,他拄着双拐前往泸州、雅安、绵阳、自贡等地10多个县区,深入到...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