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群团转型,四川省部分团干部模拟民间社会组织负责人
□本报记者 钟振宇
如何淡化行政色彩、怎样发声青年朋友才愿听……包括团组织在内的群团组织转型,是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一道重要课题。4月15日晚,“青春V聚”公益影响力主题沙龙在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举行。团干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围坐一堂,通过情景体验、角色转换、案例分享等形式,接受思想“碰撞”。
方法一:
淡化行政色彩用体制外语言做体制内事情
在情景体验环节,来自各市州的团委书记和团省委各部部长被分为5个小组,需在15分钟内集思广益、形成方案。
万人社区旁筹建垃圾压缩中转站遭反对,作为一个环保组织负责人怎么办?真实发生的事件出成“考题”摆在第一小组面前,攀枝花团市委书记卢瑜提出:首先要告知居民什么是中转站,接着要收集居民有哪些反对意见,然后结合环保组织优势并借助院所专业力量形成调研报告,在政府和居民之间搭建对话协商机制……“你们认识到了环保NGO的中立角色,是基于专业性和专业能力的非政府组织。”作为小组观察员,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中心秘书长罗丹点评说。
沙龙活动的学术嘉宾、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肖晋补充道,“在新形势下,群团组织要增强影响力,应学会讲大白话,‘用体制外语言做体制内事情\’,有感染力才有说服力。”
活动中,一些团干部表示,团组织需要淡化行政色彩、增强社会属性,把工作内容融入到青年人喜欢的学习、生活、工作、娱乐和阅读方式之中去。
方法二:
打造工作品牌需要精准和持续发力
如何帮助一个回乡大学生创业?第三小组拿出的方案得到了成都大地社区家庭帮扶中心理事长陈涛的称赞,“首先想到的不是从资金需求切入,而是以选择好创业项目为导向,这是成熟的NGO工作思路。”
“注重实际效果,是社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原则。”来自大爱武术文化发展中心的武雅迪女士分享了该中心的经验:将开展芦山花灯传承项目的8万元资助分为两半,一部分做项目宣传,又赢得了20多万元项目资金,另一部分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教师将传统文化传承给更多的学生,使资金的效果最大化。
社会组织善于项目化运作和品牌打造,令团省委书记刘会英感慨:共青团系统的工作面宽,而社会组织的工作更为精准,而且持续发力,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方法三:
在“角色互换”中取长补短
青少年性教育缺失,作为一个专注于青少年领域的社工组织可以做什么?
作为第五组成员,雅安团市委书记杨俊在方案中提出,“要走进教育局,呼吁开设相关课程;走进广电和工信等部门,呼吁管住黄色信息……”
该组观察员、成都新空间青少年发展中心理事长雷建点评:“你的建议都不错,但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进学校、进社区都很难,更不要说走进政府提要求了。”
在群团组织转型大局中,实施社会化动员是推动团组织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多元,以及增强凝聚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刘会英认为,今后的沙龙活动中还可尝试社会组织负责人“担任”团干部,彼此在“角色互换”中,加深理解、取长补短、携手成长,更好地为青年和社会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游飞)4月17日,国道318线雅安至二郎山段——雅安城区过境段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北外环线)开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解决国道108线和318线过境雅安城区造成的安全隐患和交通扰民问题,构建起雅安市...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