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游飞
5月22日,雅安市在本地媒体上刊发的《雅安西、北高速出入口改造设计方案公示听听您的意见》报道,引起许多市民关注。短短几天,雅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就收到20多条意见和建议,并对几种效果图进行投票,许多市民还专门针对效果图中包含的熊猫文化、川西文化、藏乡文化等雅安地域特色文化元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对于这些意见,雅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相关负责人称会认真考虑,适当采纳。
其实,在此之前,包括雅安市文化中心项目以及雅安市北外环线等涉及市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项目设计,雅安市都进行了提前公示,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并据此对方案进行了适当修改。
目前,我国对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不健全,许多项目实施前市民知晓率不高,导致有些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实施后市民意见较大。其实,在项目实施前,增加听取市民意见环节,除充分尊重市民知情权和参与权,在一定程度上也更能保护市民的公共利益,有效缓解许多社会矛盾,雅安市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记者认为,还是应该建立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立项论证、听证和公示制度。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成栋李龙俊)6月19日,经过6个月的筹备,雅安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成立,注册资本为8亿元。新成立的雅安农商行是由雨城区、名山区的农村信用社组建,将对雅安地区的三农、小微企...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