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雅安新闻 > 正文

拭尘埃 获新生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和谐相融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3-03 10:3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承载于古遗址、古建筑、传统习俗等文化遗产之上的悠久文化,不仅构建了几千年来引以自豪的文明大国、礼仪之邦,还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源泉。

如此的使命与召唤,让四川文化遗产探索着独有的保护与传承路径——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和谐相融。呵护文脉,新春之际,蜀地文化翻开新一页。

考古调查

文物重获“新生”

3月初,来自全国的文保及考古专家将齐聚四川,对蜀道之一的荔枝道进行考古调查,为蜀道申报世界双遗产提供重要依据。

记者了解到,四川文物保护今年动作不小——邛窑遗址公园正在开工建设、成都东华门遗址公园开始正式编制规划、蜀道启动申报双遗产、川渝石窟整体保护也进入调查摸底阶段。与此同时,三星堆遗址、宝墩遗址、城坝遗址、邛窑遗址等重要遗址的考古仍在继续推进。

丰厚的历史遗存,也把保护与利用两大考题摆在了四川面前。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已成为旅游胜地、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藏羌碉楼与村寨,也探索出文化富民新路。四川9处大遗址所在地,有一半以上正着手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并因此积极推进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相关规划。

四川的中国传统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护,也于去年开始在四川古蔺县二郎镇红军街和泸县方洞镇屈氏庄园试点。方案中,均把文物的展示和利用放到了重要位置,以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保护。

博物馆展陈

文物“活”起来

春节前夕,“自贡恐龙全景博物馆”正式上线,网友足不出户就能360°全方位、无死角游览一亿六千万年前侏罗纪恐龙世界。

这是四川省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的新鲜案例。四川已拥有76座民办博物馆在内的248座博物馆和纪念馆,亮点突出、特色鲜明、分布广泛。

把文物请出“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能让文物变得鲜活。四川文物去年频频在国内外露脸:四川博物馆在南京、台北等城市相继举办馆藏文物展,《神秘的古蜀文化展》在美国开幕,以及赴意大利、英国等地的相关展览,让四川文物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省内多家博物馆将策划相关主题展,让观众走进历史。

文脉传承

非遗既“生产”又保护

生产性保护,一直被认为是我国非遗最有效的保护方式之一,四川探索把点落在基地建设上。省非遗中心统计显示,目前四川省先后建起了非遗省级传习基地23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7个,数量居全国之最;此外还有24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有基地带活了保护。以青神竹编工艺项目为例,该项目投资3亿元,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提高了当地百姓参与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的积极性,使青神竹编实现可持续发展。

让非遗重回日常生活,也是四川非遗传承人的努力方向。在四川非遗进京展上,便有漆器茶具和首饰盒、银花丝饰品等日常生活和装饰用品。古老的非遗还尝试编织“国际图”:青神竹编将与爱马仕合作推出高端竹编工艺品,日本护肤品牌植村秀也与羌绣传承人杨华珍合作,让护肤品穿上羌绣的外衣。

关键词

控制地带:

2014年底,全省23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96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抢救性修复:

2014年底,来自雅安地震灾区的160多件受损文物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部修复,重获第二次生命。

新闻推荐

雨城区 新生活进万家新习惯新技能新气象

2014年4月20日前,34户特困户和143户建房困难户全部搬进新家,2014年底,雨城区农房重建已全部完工。住上了好房子,还要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此,雨城区在重建过程中就开展了“生活新习...

雅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雅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拭尘埃 获新生 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和谐相融)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