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颜文贵 记者 刘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天然林管护补助标准偏低,天然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正影响着林农们的生产、生活。如何解决这个难题?今年5月,雅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小组,深入六县二区,检查《四川省天然林保护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详细了解天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征求基层人大代表、各天保工程成员单位对天保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自199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雅安建成自然保护区面积272.25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上升到目前的62.86%,全市154万人当中有近百万群众的生产、生活主要依靠林业。“守护好这一方绿水青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达成共识。去年6月,该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关于林业检察工作情况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当场对个别林业典型案件提出质疑,要求林业局立即调查,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整改措施,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周公山林木盗伐严重的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利用会议间隙,翻山越岭到现场进行核实。“守护青山,是为了给破坏性发展戴上‘紧箍\’,并非给发展设绊脚石。”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伊林说。今年5月的执法检查中,3个执法检查组通过实地检查、听取汇报、征求意见等方式,摸清了全市天然林保护现状,对照条例的有关条款、具体要求,反映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提出了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该市人大常委会还积极邀请全国、省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活动,反映天然林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推动工作落实。另外,关于天然林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的代表建议,由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正在稳步推进中。
新闻推荐
雅安印发《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十二条措施》,两个月后效果如何?□徐玉婷本报记者游飞宏观经济下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愈发凸显。5月下旬,雅安市政府印发《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增长的十二条措施》。...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