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日报讯5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市孵化中心高能钒电池电解液孵化项目取得全省领先成果。
据悉,不同于在手机、数码产品等小型应用场景使用的锂电池和铅酸电池,钒电池具有超大容量、超长充放电的特点,安全可靠,永不燃爆,是大型储能最佳选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风力和光伏发电的并网调峰、电网削峰填谷、智能电网和互联网能源等领域,被称为“电池银行”或“工程级电池”。同时,钒电池有几乎无限制的寿命,电解液等关键材料都可简单实现循环利用,是真正意义上环保绿色电池。
但是,目前钒电池存在电解液能量密度低、稳定性差等缺点,全球在售主流钒电池电解液能量密度约为20WH/L(瓦时每升)左右,电解液浓度为1.6mol/L(摩尔每升)左右。如何突破能量密度的“天花板”并提高电解液稳定性是钒电池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因此,提高电解液钒离子浓度,从而增加能量密度成为了全球钒电池领域的主攻方向之一。
项目负责人喻中甫是首届(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两届四川省劳动模范,其所带领的团队通过5年的研发、2万余次试验,研发了500余种配方,获取了上万组数据,在钒电池最关键核心材料电解液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使钒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充放电钒离子浓度达到3.0mol/L,钒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一倍。
10月27日,来自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理工学院、东方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近20名知名专家和教授,对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入孵企业雅安市中甫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高能钒电池电解液项目进行了现场测试和评估,经过测试和评估,认为该企业的钒电池在大电流密度下稳定充放电钒离子浓度达到3.0mol/L,钒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一倍,突破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据介绍,该企业是市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引进培育的初创型科技企业,雅安市将积极推进该企业先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项目研发团队将在继续提高钒电池电解液能量密度、稳定性以及充放电效率上下功夫,并尽快实现现有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如果能量密度能得到进一步提高,未来电动汽车将可以像加油一样更换电解液,达到“换液如换电”的“秒冲”效果,以解决现有电动汽车以“时间换空间”的难题。
记者 徐玉婷
新闻推荐
学术周开幕式上参会的专家学者众多雅安籍医疗界国际级专家周跃教授在学术周开幕式上发言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邱雄...
雅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雅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