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雅安新闻 > 正文

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来源:雅安日报 2018-12-31 08:31   https://www.yybnet.net/

雅安日报讯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雅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雅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整体部署,明确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建设产业美、民居美、环境美、乡风美、生活美的“五美乡村”,走雅安特色乡村振兴道路,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规划》分为三大板块共10章。第一板块为总论,包括规划背景、总体要求、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第二板块为重点任务,包括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实现产业兴旺;推进生态文明和人居环境建设,实现生态宜居;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乡风文明;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有效;实施民生提升工程,实现生活富裕;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第三板块为实施保障,包括加强党的领导、注重典型带动、动员社会参与等。《规划》部署了六大兴农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等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

《规划》明确的愿景目标是,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走绿色发展振兴之路,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五美乡村”,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把雅安市建设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锦绣田园。

乡村要怎样才算得上振兴?《规划》给出明确“画像”: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得以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稳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农村基础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全市所有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

到2022年,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雅字号”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基本建成。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基本搭建。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优秀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开始推广。成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的典范,建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市,形成人村和美、景田相融、农旅共融的大美田园新格局。

乡村振兴,城镇应发挥怎样的作用?《规划》明确,要坚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突出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功能互补,统筹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类有序推进乡村发展,构建城乡协调联动的融合发展格局。

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规划》提出,把全市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和撤并重组类,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推进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规划》明确,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五雅”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提升三条乡村振兴产业带建设水平,开展基地兴农、融合兴农、科技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兴农、经营兴农六大兴农行动,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美”。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规划》明确,要以环境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全域推进“美丽雅安·宜居乡村”建设,彰显村落特色,保持乡土风情,扎实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方位开展绿美雅安行动,打造“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绿色生态人居环境,最终实现“民居美”和“环境美”。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划》明确,要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乡村文脉保护传承行动,进一步增加农村优质文化供给,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农村文明新气象,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最终实现“乡风美”。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农村政治建设的重要保障。《规划》明确,要坚持以推进“一核三治一监督”治理体系为总揽,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着力构建以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机制,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善治格局,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最终实现“乡风美”。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规划》明确,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生需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美丽新家园,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最终实现“生活美”。

乡村振兴,动力来自哪里?《规划》明确,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农村要素产权制度、城乡土地制度、投融资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深化路径,促进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有了好的规划,重在加强组织实施。《规划》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法治保障,坚持规划引领,注重典型带动,动员社会参与,抓好评估考核,推动雅安乡村跨越发展和全面振兴。

首席记者彭华

新闻推荐

授课+答疑 规范临床输血

培训会现场雅安日报讯为进一步加强雅安市临床输血质控管理,增进行业学术交流,确保血液安全管理与临床输血安全,近日,由市...

雅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雅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 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