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石棉新闻 > 正文

种植脱贫“良药” 种药“种”出好生活

来源:雅安日报 2017-12-05 11:49   https://www.yybnet.net/

石斛种植基地,常引来各乡镇村民的参观 (1).jpg

周边村子农户参观永和乡大林村石斛种植基地。

房前屋后种植的药材,成为了贫困户脱贫摘帽的希望;而村民的药材基地,不时迎接着客人的参观,让当地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宽广道路……

这是石棉县永和乡大林村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一个缩影。

大林村,是石棉县的26个贫困村之一。该村辖7个村民小组428户1358人,该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4户203人,目前已脱贫23户72人。

近年来,永和乡充分挖掘和发挥地区特色优势,突出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引领作用,在该乡大林村发展中药材种植,拓宽当地群众增收脱贫的道路。

庭院经济助他过上好日子

11月29日,石棉县永和乡大林村4组村民熊宗军正在院坝内栽种白芨和重楼等药材。

今年63岁的熊宗军,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他家的房屋破旧,经济收入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

当地党委政府考虑他家实际情况后,将其房屋进行了D级危房改造,为其出主意种植药材、黄果柑树,发展养殖业等。

如今,熊宗军一家已经住上了维修一新的房屋,他家的房屋周围,栽种着致富的“摇钱树’。

房前的院坝内,专门开辟出40多平方米地种植药材;屋后的地里,也有一片药材;连楼房阳台上的花盆里,也种植着药材……

“一些是重楼,一些是白芨!”熊宗军说,白芨和重楼,在大山里很多,当地的自然条件很适合这些药材生长。

“好政策让我住上了好房子,好产业助我过上好日子!”熊宗军说,去年,他家的一亩多药材,就卖了6万余元。

通过发展药材,熊宗军家成为了村里最早走向增收脱贫的贫困户之一。

如今,熊宗军家的“熊氏庭院”,已成为村里脱贫攻坚的亮点,“庭院经济”也成为石棉县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

大林村以药材为主要产业,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让贫困户增收致富更有保障。

示范产业为贫困户指引发展方向

“铁皮石斛的栽培时间一般是每年的春秋两季,春季最好;栽培铁皮石斛既要有良好的保水性,又要有通风透气性……”

12月1日,在大林村一个大棚内,3组的种植户熊德刚等三兄弟,正在向参观者介绍自己发展的铁皮石斛产业。

近段时间以来,熊德刚三兄弟常常接待着来自石棉县各乡镇前来参观的农户,向他们介绍自己的种植经验。

“我们大山里出产野生药材,有石斛、重楼、黄精等。”熊德刚说,多年来,他和大哥熊德鑫、二哥熊德孝常年在大林村的深山里找寻野生药材,并将没有出售的野生药材进行试种。

“我选择发展石斛,是经过多方调查的。”熊德刚说,石斛,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其茎入药,有“救命仙草”之称,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铁皮石斛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中医对其推崇备至,历代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典籍均将其收录其中,奉其为“药中之上品”。

引种试种成功后,熊德刚就开始大规模发展。

今年3月,熊德刚投资建起了种植石斛等药材的大棚,并承包了村里的60多亩土地,准备将药材种植上规模。

土地流转,种植药材,让当地贫困户看到增收致富的希望。

熊德刚说,铁皮石斛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种苗培育、移栽定植到鲜条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为此,熊德刚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大林村贫困村开辟了一条就近务工、稳步增收、精准脱贫的康庄大道。

据介绍,在熊德刚的带动和指导下,目前仅大林村4组的80户村民就有60多户种植了药材。

党建引领 脱贫致富更有保障

“药材等产业,让我们增收脱贫更有保障!”熊宗军说,他家除了种植药材外,还发展了黄果柑和核桃等产业。

保障的背后,离不开永和乡党委政府宣传、引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生活环境更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

永和乡党委书记鲁建国说,他们将脱贫攻坚当作一场“战役”,他们在村里成立了“作战指挥部”,详细地分解了“作战目标”,并以“作战示意图”为准,扎实地落实脱贫攻坚任务。

永和乡科学规划,选准发展项目,他们采取政府推动、龙头牵动、信息引导、典型带动等措施,发展中药材等产业。

“除了药材产业外,大林村还发展了黄果柑、核桃产业和养殖业!”大林村第一书记王伟博介绍说,大林村是典型的中山村,海拔960米至1700米,是汉、彝、藏杂居村。

据介绍,大林村产业发展以黄果柑、核桃、中药材、大樱桃为主。近年来,大林村共发展黄果柑1270亩,年产量300余吨,年产值达120余万元,主要在一、二、五、七组;核桃1100亩,其中300亩已挂果,主要在三组、四组;中药材现已发展20余亩,今年8月份拟种植60亩左右,主要在四组,带动8户贫困户发展中药材;大樱桃300亩,以三组为主;全村土地流转企业2家,流转面积200亩,主要种植黄果柑、核桃等。

同时,相关帮扶单位和永和乡一起努力,强化科技服务,普及农业生产知识,他们采取选派技术人员定期蹲点、发放科普资料、图书借阅、科技成果展示、播放农业科技音像、举办农民夜校、举办种植养殖业专题讲座等形式带动农民多渠道、多途径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科普知识。

雅安日报记者 黄伟

新闻推荐

石棉工业园区环保监督向社会开放

四川经济日报雅安讯(记者庄祥贵)近日,石棉工业园区迎来第四次“园区开放日”活动。当天,省市环保专家、石棉县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以及中央、省、市媒体记者约50余人,实地参观了园区...

石棉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石棉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种植脱贫“良药” 种药“种”出好生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