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新闻 名山新闻 荥经新闻 汉源新闻 石棉新闻 天全新闻 芦山新闻 宝兴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雅安市 > 荥经新闻 > 正文

巾帼风采映红“半边天”用好家风浇灌“文明花”

来源:雅安日报 2019-03-10 10:19   https://www.yybnet.net/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底蕴和灵魂,是其根本内核。女性的文明素养渗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文明和谐。阳春三月花绽放,岁月巾帼显风流。3月8日,一年一度的“三八”国际妇女节如期而至。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记者将目光聚焦于这些普通又平凡的女性。

她们是家庭中的贤妻良母,她们是工作中的骨干能手,她们是撑起“半边天”的巾帼英雄,她们是新时代的铿锵玫瑰……她们是文明家庭的代表,她们身上充分展现出“忠诚、坚韧、创新、慧雅”的新时代女性风采,为雅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巾帼力量。

杨小芳(右一)一家

巾帼风采

映红“半边天”

“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是家庭文明建设领域的最高荣誉。这些文明家庭并不是高高在上,也绝非遥不可及。他们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在平凡的日子里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年,雅安市有10户家庭荣获首届全市“文明家庭”表彰。这些家庭平凡而普通,但是他们的事迹却令人感动,让人感到温暖。

荥经县民建彝族乡顺河村杨小芳就是其中的巾帼代表。

45年前,杨小芳是被养父母带回的弃婴;45年后,她用爱和感恩撑起养父母一家。

杨小芳是一位善良的农村妇女,笑起来很甜。“是养父养母收养了我,给了我爱,也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用这份爱,杨小芳把爱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1972年冬天,刚出生不久因为家境贫困就遭遗弃的杨小芳,被荥经县民建彝族乡大坪山一对夫妇收养。

虽然并非亲生,但淳朴善良的养父母却对杨小芳视如己出。在杨小芳记忆中,自己是在养父养母的疼爱中长大的。养母没有工作,养父一个人挣钱养家。虽然家里一直很穷,可妈妈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给自己吃、最好的衣服给她穿。

村外有放电影和唱戏的,只要杨小芳想看,即使劳累了一天,养父背起她就走。

“我经常看到一半就睡着了。”杨小芳说,养父母对自己的宠爱,让同龄的小伙伴们羡慕不已。

“对我来说,有爹有妈才是家。养父养母的关爱,让我的童年跟别的孩子一样幸福。”杨小芳感恩地说。

1999年,杨小芳遇到了能和她共担风雨的爱人。

在这个温馨的家庭里,平时养父与丈夫下井挖煤,杨小芳就和养母耕种田地操持家务,一家人日子过得清贫安静。

天有不测风雨,2005年,养母时不时无故大声哭叫,撕扯自己的头发、衣服,在家摔东西,围着村子乱转。医院确诊其患了精神病。杨小芳和丈夫带着养母四处求医。杨小芳还把鸡蛋攒起来,拎到街上卖钱给养母买药。

养母常常把大小便解在床上。每当这时,杨小芳总是一声不响地去洗干净。又要挣钱、又要照顾养母,杨小芳累得实在够呛。

屋漏偏逢连夜雨,养母患病不久后养父又患上口腔癌。

看着养父吃不下东西,嘴肿得老大,杨小芳难过地哭了。医生说只能吃流食,要多补充优质蛋白,于是她每天热汤、热菜做好,送到床前,换着口味给养父增加营养。

“没有爸爸,就没有今天的我。有我在,爸爸您不用愁。”为了多挣钱给养父治病,给家里还债,自家茶园里的茶不够摘了,她就到1公里外的建乐村二组包下2亩茶园,进行管理和采摘……

就这样,杨小芳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随时都会坍塌的家。

尽管养父已经去世了,如今杨小芳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却丝毫没有减弱。她说:“每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去给爸爸上坟,多年的养育之恩我终身难忘啊。”

本想从此能过上平静的日子,可家里的亲人却接连遭遇不幸。前几年,杨小芳的丈夫患上骨质增生,重体力活做不了,杨小芳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烧砖窑、编篾具、犁田打耙,凡是农村男人干的活儿,她样样都是一把好手。

同记者交流时,丈夫就常常望向杨小芳,而杨小芳也会默契地看向他,俩人之间不用言语,却涌动着一股坚定的情感。

就这样,杨小芳就像山村里那朵“木槿花”,一次一次的打击没有将她打倒,反而让她越来越坚强,靠自己努力和付出,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2013年,杨小芳的大女儿出嫁了,杨小芳与家人商量,办个小型茶叶加工厂。

可就在建茶叶加工厂时,杨小芳不幸患上了卵巢癌,此时这个中年妇女没有被困难打垮,而是以死里逢生的决心,硬是把茶叶加工厂办起来……

“想着现在做的事情,一忙起来就把自己的病忘掉了,闲着反而会想着病,那还不吓坏了?”杨小芳说,身患恶疾的她却将自己置之度外,用大爱为家人支起了一片蓝天。

2015年到了收购加工茶叶之时,为了节约成本,杨小芳徒手建了几个简易的手制工作台。通过纯手工制作茶叶,产出的手工茶无论品质、形态,还是色泽、口感都优于机制茶,远近的品茶爱好者纷纷涌来。后来,杨小芳又购进四口炒锅,请来帮手,白天做不完就晚上通宵做,翻炒茶叶时手烫起泡了,她就用布包着又继续做。

丈夫几次劝她放弃加工厂,都被她否定了。后来儿女们也理解了,不仅为她提供帮助,有时从政府部门得到什么好政策与信息都会提供给她。

在子女们的眼里,杨小芳是一个坚强的人。每一个子女心里明白,母亲为了这个家,一个人付出了太多辛苦,一个人承受了太多痛苦。杨小芳用自己一颗真心、一份爱心,终究稳住了风雨飘摇中的一家。

当被问到是什么让她能如此坚持时,杨小芳显得稍稍有点疑惑。说不出什么大道理的她只希望一家人平安和睦,她要这个大家庭能维持下去,所以她一直坚持着。

李婧一家

巾帼“花开”

新时代

有一种奉献,历久弥香,温暖心房;有一种力量,传递感动,亘古绵长。巾帼文明风采,如夏花般在雅安绚烂绽放。

文明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市民李婧和她的家人长期坚持做公益传播正能量,用爱心和行动诠释着文明的内涵。

3月8日下午,得知荣获全市第二届“文明家庭”荣誉的李婧发朋友圈感谢大家支持。她说,“做公益数年,一直快乐相伴,爱心公益就像人生的一场旅行。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注需要关注的事,为了社会的和谐幸福,我们一直在路上!”

李婧是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老师,丈夫高守君是市人民医院一名急诊科医生。

一个老师、一位医生,平时工作就够忙,还要共同参与公益事业,不累吗?

“与丈夫在一起就不嫌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的信念,对自身工作与公益事业的热情不会减退。”李婧笑笑。

一直以来,李婧都是学校青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辅导老师,参与公益服务有5年时间。

两年前的一天傍晚,刚下班回家,李婧就对着电脑回复网上的求助信息。当时,她正在组织学校志愿者参与贫困助学爱心活动。刚上小学的女儿高灵玥也对妈妈颇有微辞,“妈妈白天在学校当老师,晚上又盯在电脑上,完全没时间陪我们。”

李婧对女儿说:“妈妈在做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它可以帮助很多读不起书的孩子重回校园、帮助老人过上温暖的冬天……”可这话,并没有让需要陪伴的女儿满意。

然而不久后,女儿走进了李婧的公益生活。

2018年1月,李婧带上志愿者学生和女儿给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

“一场公益之行后,女儿对我热心的公益好像有了新认识,因为她看到那里的孩子们特别单纯,收到书籍和文具很开心,还直冲她笑。”于是李婧告诉女儿,这就是妈妈为贫困小朋友做的有意义的事,一本书、一支笔,就能让他们开心一冬。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李婧说,做公益本来就不是什么刻意而为的事情,而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为何不能把它扩展到家庭之中,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这种自然而然、其乐融融的家庭公益,还能增添家庭的凝聚力。”之后,每逢寒暑假,女儿都会加入到妈妈组织的公益活动中。

“让孩子随着我们一起活跃在各项公益活动现场,在耳濡目染中、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在自己的亲身体验里深受教育,他们视偏远贫困山区的孩子为自己的兄弟姐妹,跟留守儿童分享自己的书籍、玩具和美食。我们要更好地把公益融入家庭、融入生活,更好地为孩子做好表率,让他们健康成长,勇于担当。”李婧说道。

这样一个和谐有爱,快乐满屋的家庭,家人之间自然也是心有灵犀。

如今,8岁的女儿经常跟随父母活跃在各项爱心公益活动之中,早已是“公益家庭”的典范代表。

李婧说,自己助人的精神都是源于父母。“他们既是从小培养我与人为善的启蒙引领者,也是我实现理想、奉献公益事业的坚定支持者。”

在李婧看来,家庭的和美与幸福,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于是无论是助学、助老、助残、助医、助困、还是救急的公益路上,到处都能看到他们“相扶相携齐上阵、全家老小总动员”的身影。

“我们爱‘小家’更爱‘大家’。即使做不了什么伟大的事,却可以用自己伟大的爱,身体力行地去做好身边一件件微小的好事,汇聚微薄之力、微弱之光温暖他人。”回顾多年来的公益历程,李婧说,虽然有艰辛、有困难,有质疑、有挣扎,见识了人间百态,品尝了五味杂陈,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愉悦与人生意义的提升,因此感觉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说到未来,李婧信心满满。

“明天,我们将更加努力。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好心人和我们一起,传递爱心、播撒快乐,会有更多的好心人和我们一起博览人生美景,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幸福的世界。”

作为雅安市“巾帼文明家庭”的典型,李婧一家热心公益的故事人人称赞。这一家不仅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倡导了文明美德,也为生态雅安营造和谐家园注入了正能量。

文明家庭创建

彰显“巾帼品牌”

家庭如港湾,妇女是港湾的守护者。孩子在这里养育成长、老人在这里安度晚年,事业之舟在这里起航修整、补给营养。在今天的雅安大地上,雅安市广大妇女活跃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她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家庭建设的核心人,她们弘扬社会新风,勇于奉献,展现了当代妇女的新风采。

采访中,记者看到许多女性注重家庭建设,营造夫妻平等和睦、亲人相亲相爱、孩子健康成长、老人老有所养的家庭环境,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爱心奉献的良好风尚作为“传家宝”代代相传,把家庭美德的精髓要义融入每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文明家庭涵养城市文明。

2018年,雅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这一年,雅安市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发挥全市广大妇女群众和基层妇联组织优势,以家庭文明创建彰显“巾帼品牌”,倾力为雅安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注入“巾帼力量”。

这一年,雅安市高度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把家风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持续在立家训、传家风、扬美德、促和谐上不断发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以千千万万个健康幸福的小家庭,组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

巾帼“花开”别样红,春风阵阵满城香。

赡养照顾爱人和前夫父母的陈琼、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杨汉芳、多年默默无闻照顾瘫痪丈夫的石章春、自强不息走出自主创业路的残疾人郭云香……

精神道德力量照亮了雅安文明的天空,照亮了雅安人民的心房。雅安市妇女模范用真、善、美,彰显着最质朴的道德精神,构建着最坚实、最美丽的文明大厦。

“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和谐的家庭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挥独特优势,以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美好的幸福生活。‘文明家庭’的评选,为众多家庭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有利于传承弘扬中华家庭美德,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家国情怀。”对此,雅安市妇女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雅安市广大妇女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力量,她们正影响和引领家庭成员投入和谐社会、和谐家庭的建设当中,也将在建设“美丽雅安 生态强市”征程中谱写新的华章。

雅安日报记者 石雨川

新闻推荐

找准增收好路子 兄弟齐心谋发展

刘金富(右)向弟弟刘金福(左)学习重楼种植2月20日,农历正月十六,荥经县烈士乡烈士村刘金富、刘金福两兄弟停下了春忙的活儿,...

荥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荥经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巾帼风采映红“半边天”用好家风浇灌“文明花”)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