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新闻 安塞新闻 延长新闻 延川新闻 子长新闻 志丹新闻 吴起新闻 甘泉新闻 富县新闻 洛川新闻 宜川新闻 黄龙新闻 黄陵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安塞新闻 > 正文

安塞腰鼓 致富路上好帮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9-03-15 02:48   https://www.yybnet.net/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安塞腰鼓不断走上国内外的大舞台,揽得众多奖项,如今早已威震天下,家喻户晓,具有“天下第一鼓”的美誉。2006年,安塞腰鼓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日前又上榜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要把安塞腰鼓传承好

从延安城区一路往北,沿包茂高速驱车行驶约30公里,公路前方的山头上出现一个硕大的腰鼓造型建筑,这里就是安塞腰鼓的发源地——安塞区。

在安塞区,提起刘占明,可谓无人不知、大名鼎鼎!今年59岁的他是安塞腰鼓协会的秘书长,群众送给他一个非常霸气的称呼“安塞腰鼓总教头”。

提起安塞腰鼓,刘占明流露出的是满满的自豪。他告诉记者,从8岁开始,他就一直在打腰鼓,从未间断。仅他教出的鼓手数以万计,参加过亚运会开幕式、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等重要表演,先后在美国、英国、奥地利等十多个国家表演,并且受邀为清华大学的教授们教习安塞腰鼓。刘占明说,表演腰鼓必须要具有“三好”,一要体力好,二要动作好,三要人品好,这三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打的过程中,还要具备“猛劲、能劲、蛮劲、狠劲、虎劲”,打出了这“五劲”,也就打出了安塞腰鼓的热闹劲,打出了咱们中国人的精气神!所以他一定要把安塞腰鼓传承好。

为了使安塞腰鼓能得到传承保护,从2004年开始,安塞区就实施了腰鼓进课堂项目,并列入学业考核指标,对全县中小学生进行腰鼓的传授,使全县的2.5万名中小学生人人掌握安塞腰鼓的技艺。同时,安塞区通过腰鼓艺术普查,开展群众性腰鼓文化活动,腰鼓文化交流等形式,大力推广安塞腰鼓。

腰鼓成为致富新途径

距离安塞区3.5公里的冯家营村,黄土文化底蕴深厚,是远近闻名的腰鼓产业村,村里仅腰鼓手就有246名。2018年8月份,区上的旅游公司投资在村里建成了千人腰鼓表演基地,为这些腰鼓手们提供了就业岗位和稳定的经济收入。

今年40岁的腰鼓手周志战,6岁的时候就学会了安塞腰鼓,就以腰鼓为业。村上建起千人腰鼓表演基地后,他与区旅游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固定在表演基地打腰鼓,不出村子,周志战每个月的收入就在4500元左右。

周志战的经历只是安塞区依靠腰鼓艺术,实施文化扶贫的一个缩影。冯家营村安置了18名贫困户从事腰鼓表演、培训,腰鼓、剪纸、唢呐等民间艺术品制作工作。保证了贫困户“户均有岗位”,贫困户年收入达2万元的占到73%,实现了有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贫困户稳定就业、稳定脱贫。

近年来,安塞区按照“文化输出、游客输入”的思路,依托独有的安塞腰鼓、剪纸、农民画、陕北民歌等地方特色文化,引导民联、民投两家民营企业投资3200万元打造了冯家营“千人腰鼓”表演村、高桥魏塔“东方毕加索”绘画村、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等3个文化产业村。并通过文化技能培训、文艺人才输出、文旅产业带动,使全区1160名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受益1.3万元,间接带动2800人就业,人均受益7800余元。特别是3个文化村完全建成运营后,预计可带动2000余名农民就业,全区3万至5万群众受益。

在新时代里,古老而神奇的安塞腰鼓再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安上了“文化扶贫、文化富民”的引擎,将再度振翅高飞。

文/图孙强本报记者白晓

走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新闻推荐

三秦新风貌 大棚春意浓鲜花惹人醉

2月26日,在安塞区沿河湾镇贾家洼村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清理杂草。本报记者王婕妤文/图2月26日,春姑娘正迈着轻盈的脚步缓缓地...

安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塞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安塞腰鼓 致富路上好帮手)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