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延安 今日安塞 今日延长 今日延川 今日子长 今日志丹 今日吴起 今日甘泉 今日富县 今日洛川 今日宜川 今日黄龙 今日黄陵
地方网 > 陕西 > 延安市 > 今日甘泉 > 正文

路遥与甘泉县 写在“路遥在甘泉”纪念馆开馆之际

来源:延安日报 2019-11-20 17:55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李星棋 通讯员 范筱霞

“这是一块永远不会忘记的土地,一条永远留在心间的小路。以后我每次北上路过甘泉,走过车窗深情地望这个地方,胸口不由一阵阵发热。”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路遥曾这样表达了他对甘泉县的感情。

甘泉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境内历史文化遗产、红色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作家路遥多次到甘泉采风和创作,其代表作《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第三部皆于甘泉县完成创作。他曾多次表示,甘泉是他创作的“风水宝地”,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在这里有着他“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

11月12日,在路遥诞辰70周年之际,“路遥在甘泉”纪念馆开馆。展馆收藏和展出了路遥生前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音频、视频等珍贵实物资料,全面、真实地再现了路遥在甘泉的创作生活片段,成为延安市又一处追寻路遥足迹、弘扬奋斗精神的文化场所。

1 甘泉县:路遥创作的“风水宝地”

走进“路遥在甘泉”纪念馆,馆内展出的珍贵实物资料,记录了路遥在甘泉县的点点滴滴……

1981年春,路遥28岁时创作的《惊心动魄的一幕》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之后,他开始着手创作下一篇作品。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甘泉县政治氛围宽松,经济相对富裕,民风淳朴,文化多元,丰富的生活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同年夏天,他受任甘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弢邀请,背上军用旅行包,来到甘泉县招待所,开始了《人生》的写作。

张弢可以说是路遥的伯乐,路遥前期的创作离不开张弢的赏识。由于两人对理想的共同追求和对生活的相同理解,使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张弢赏识路遥的才华,于是经常邀请路遥来甘泉采风创作。

当时路遥所住的甘泉县招待所客房是一排坐北朝南的两层窑洞建筑。一层是石窑,石窑上面是灰砖窑。全招待所只有一套两个窑洞组成“套房”,是专门用来招待贵宾的。路遥每次来甘泉,县上都会安排他住在这套窑洞,食宿全免,还特别要求服务员做好服务,尤其是在路遥晚上创作需要加餐时。

路遥嗜烟如命,而且在一段时期固定一个牌子。在创作《人生》时,路遥自己带的“凤凰”牌香烟抽完了,急得团团转。当时甘泉县委宣传部的干部,帮路遥在县城到处找这种牌子的香烟,找了多家就是没有。最后向当时的县委书记“求救”,才找到了当时全县仅有的两条“凤凰”牌香烟,带给了路遥。路遥激动地连连感谢,说:“有了这两条‘救命烟’,这稿子一定能成!”最终,路遥只用20多天就完成了14万余字的《人生》。

在“路遥在甘泉”纪念馆开馆当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曹谷溪写下这样一段话:“甘泉,路遥创作《人生》的风水宝地。”

1987年,《平凡的世界》抄改工作进入最后部分时,路遥决定将这最后的工作放在甘泉县去完成。因为在这里,他曾写出过自己初期的重要作品《人生》,是他的一块“风水宝地”。最终,他又回到了这个让他倍感亲切的小县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最后的创作。

2 “刘巧珍”:每次提到路遥都忍不住流泪

“每次提起路遥,我都止不住地想流泪。”路遥小说《人生》中“刘巧珍”的人物原型吴春娥说。

路遥多次到甘泉县采风创作,看过甘泉县的山山水水,深入了解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其后续的作品创作积累了不少生动鲜活的故事。在甘泉县,有路遥小说里的原型人物,有群众口述的民间趣事,有这座小城的时代印记。

在“路遥在甘泉”纪念馆,记者见到了吴春娥。

当年,路遥来到甘泉县道镇六里茆村吴春娥家中做客,了解其家庭情况和生活经历,为自己的创作寻找素材。刚结婚不久的吴春娥不曾想,就是这次简单的聊天,她便成为了路遥笔下的一位小说人物。

“婚姻是大人做主还是自由恋爱?”“上过学吗?”“报纸能看懂吧?”吴春娥回忆了当年路遥来她家里时提问的情景。

后来,《人生》获得全国第二届中篇小说奖,随即被拍摄成电影,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有朋友拿了一本《人生》来告诉吴春娥,她就是里面刘巧珍的原型,吴春娥当时都不敢相信。她细细地读过后,才深有体会。“仿佛看到了我自己的生活,尤其是结婚的那段,跟我结婚时的场景一模一样……”吴春娥说,见到路遥时,她只有22岁,如今,年过花甲的她已是儿孙满堂。

“虽然只是和路遥短暂地见了一面,却觉得路遥好像非常了解我,其中很多情节写得太真实了。”吴春娥说。

路遥深深扎根在陕北的大地上,给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在甘泉县道镇公社,他曾听公社任办公室文书、团委书记崔喜奎讲起了村民刷牙的笑谈,并认真记录,最终以此作为小说《人生》中巧珍刷牙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崔喜奎一提起这段往事就非常兴奋,他曾与路遥有过三天两晚的交流,而自己讲出的一段笑话能被路遥认真记录,并写在小说中,也让崔喜奎非常自豪。

路遥在甘泉的所见所闻,成了他文学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3 文学艺术:在路遥精神的感召下蓬勃发展

1979年,甘泉县文化馆创办的文学期刊《泉》,虽为一本县级刊物,却汇集了后来陕西文坛乃至中国文坛的许多知名作家担任编委,并吸引了贾平凹、陈忠实、路遥、王蓬、肖云儒、高建群、刘成章、晓蕾等著名作家投稿。路遥佚作——短篇小说《刷牙》唯一发表的刊物就是《泉》,短篇小说《青松与小红花》发表在1979年9月《泉》的创刊号。

1999年5月,甘泉县文化馆创办了《美水泉》文学小报,累计印刷37期。2007年,甘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大型文学季刊《甘泉》,坚持编发10年,为广大文学青年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当年,甘泉温暖了路遥,路遥用他的作品温暖了全中国。甘泉是路遥的创作福地,路遥是甘泉宣传的一张名片,也是甘泉的文化符号,二者相互成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宣传好、传承好路遥精神,把甘泉打造成为‘因为一个人想起一个县,因为一座城想起一部巨著’的文化县城。”甘泉县县委书记杨宏兰在纪念路遥诞辰70周年座谈会上说。

近年来,在路遥精神的感召下,甘泉县涌现出了一批新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各学校也都纷纷办起了校园文学刊物。而且,这种影响已经产生了很好的辐射带动效应,继甘泉县作家协会成立之后,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影视协会、音乐家协会等组织也相继成立。这些组织会员众多,活动形式多样,成绩斐然,甘泉县文学艺术界正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态势。

新闻推荐

让丰足村“丰足”起来 记甘泉县劳山乡丰足村第一书记张钰坤

本报记者高乐“刚到村上的时候,路是搓板路,路两边杂草丛生,家户院墙多是石块土块垒的,布局凌乱,村民或挑着担子或提着桶在村口...

甘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泉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路遥与甘泉县 写在“路遥在甘泉”纪念馆开馆之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