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大县的黄陵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危机、确保煤炭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型工业经济,大力实施煤矿资源整合、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全力推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上水平。
推进资源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黄陵县把煤炭资源整合作为改善矿井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安全系数、推动煤炭资源科学发展重要抓手,坚定不移抓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煤炭工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呈现出数量减少、规模扩充、各方满
意、安全凸显的新气象。
从1999年起,黄陵县就陆续关闭小煤矿108座,使全县煤矿数量减少到23座,压减了近82%。此轮以煤矿企业为主的产能、资源、优势、素质整合重组,是该县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利益主体最多、矛盾最复杂、任务最艰巨、影响也最深远的“一场工业革命性整合重组”。目前,全县11处资源整合矿井全部领取了采矿许可证、通过了开采设计评审,
9处矿井开工建设,2处煤矿已通过联合试运转验收。计划今年绝大部分煤矿完成资源整合建设任务,按时投入生产。
伴随着资源整合工作推进,影响产能提升的煤矿双回路供电工程大力度推进。截至目前,投入资金1.25亿元,基本解决了店头南川、双龙区块、腰坪区块、仓村塬区煤矿双回路供电,解决了6处煤矿的用电问题。以先进生产力整合落后
生产力,实行资源整合后,黄陵的12座煤矿整合为11座煤矿,平均单井规模将达到10万吨以上,机械化程度也从不足9%提升到87%,原煤洗选加工率达到7%。地方煤矿的产能提高一倍以上,产量可达300—400万吨,全县2200多万吨的产能使该县在全国产煤大
县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伴随着落后产能的合理退出,优势产能得到有序扩张,全县一大批涉煤、非煤产业迅速崛起,为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绿色发展提供了条件。与此同时,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得到根除。 (下转第四版)
路绳飞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绳飞晓红文海)进入汛期以来,黄陵县始终绷紧防汛备汛无小事这根弦,牢牢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防汛物资和队伍各就各位,持续以临战状态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准备工作,力争做到“严阵以待,有备无患”。为...
黄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陵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