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河像一支崇高的名曲,唱响着宏亮动人的音调。宝塔山像一座思想的灯塔,辉映着亮丽耀眼的彩虹。
巨变的延安是多彩的,黄河壶口瀑布诉说着这里科学发展的激越。延安的主题思想是红色的,这里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宝塔山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芒;延安的人文是金色的,黄帝陵告诉你中华民族的根脉就在这里,安塞腰鼓打出了黄土文化的魅力;延安的大地是绿色的,“退耕还林”从这里唱响了西部大开发的主题曲;延安的财富是黑色的,这里丰富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资源一经开发,老区人民的生活立刻扬“煤”吐气,而今这里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全国老区科学发展的标杆。
每天,圣地延安都敞开着她光芒闪闪的怀抱,迎接着一批又一批前来接受洗礼的人群。
5月,我们走进延安。延安的山川淌着浓浓的绿。山峁
峁滚着郁郁葱葱的绿,沙窝窝积着深深沉沉的绿,沟壑中拥着明明艳艳的绿。
这扑向你,裹着你,亲昵你的绿从哪里来?唱着信天游的延安人告诉你,当新世纪的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像黄河巨浪般荡起,延安乃至整个陕北掀起了一场壮美如诗的“绿色革命”。“绿色革命”的旗帜是“退耕还林”,“绿色革命”的条令是“封山禁牧”,“绿色革命”的阵地是“秃山荒沟”。
延安在这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里,探索着既要荒山有“被子”,又要农民有“票子”的新路子,确立了“绿色产业富民”的大战略。
绿色点燃了延安儿女的激情。红色延安又重现“大生产运动”的火热岁月,自强不息的延安人民将“延安精神”作为改天换地的巨大精神动力,在背坡坡上栽下木材林,在阳坡坡上种下经济林,打响了一场改变黄土基色的革命,展开了一场发展绿色产业的革命。
绿色改变了黄土高原的底色。从面积上来看,延安过去“山连山来峁连峁,三山五岭不见苗”,如今退耕还林500多万亩,荒山造林370多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占到全国的2.5%,占陕西省的27%,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从2000年和2010年的《陕西卫星遥感影像图》来看,仿佛两幅迥
异水彩画:前者绿色由南至北渐行渐淡,到陕北地界戛然而止;后者绿色浓墨重彩向北推进,将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多公里。
绿色成为圣地发展的主旋律。10年里,延安苹果面积跨出了三大步:2000年跨过了100万亩的大台阶,2010年跨出了200万亩的新成绩,2011年跨到了300万亩的新纪录。
这是一组激情跨越的数字。迷人的数字闪耀着一个个“第一”,延安的苹果面积是全国第一,延安的苹果产量是全
国第一,延安的果汁产量是世界第一。
5月,我们走进延安。延安的绿色闪着科技的光芒。
沉醉在绿意花海中,我们想起毛主席说“陕北是个好地方”。是啊,延安的阳光是那么明媚,黄土是那么深情,四季是那么分明,是世界公认的苹果最佳优生区。
好地方要出好果子,好果子才能走市场。延安人的观念随着春天萌发的新绿在更新。2002年起,国家科技部苹果高光效项目在延安登陆,揭开了一场树形调整的“大革命”,推开了一场修剪手法的“大改革”。2004年,更加成熟的“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拉开了延安苹果第二次技术革命的帷幕。
绿色蓬蓬勃勃涌动在延安。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传送国税温暖播洒党的阳光——延安市国家税务局包抓联建宝塔区梁村乡梁村村纪事
曹耀晖刘小东今年是延安市国家税务局包抓联建宝塔区梁村乡梁村村的第三年。三年来,在市国税局的真情帮扶下,梁村村的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基础设施有了新的提高和改善,村容村貌有了可喜的变化,这一...
延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延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