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董新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私营企业职工也应享受保险待遇。可是企业想“省钱”,监管部门图“省力”,致使私企员工很难享受到社会保险。
杨莉是延安大学的大三学生,当记者问如果用人单位不给她缴纳社会保险,她会怎么办时?她说:“找工作,我考虑最多的是工作是否与我的专业对口,工资是否够高、单位是否有发展潜力。至于缴纳保险一事,我很少考虑。现在就业压力大,能找
到份工作不容易。”来自延长的李红在一家私企当会计,她说,自己有很多朋友在私企工作,没听哪个朋友说公司给缴“五险一金”的。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榆林市很多私企员工没有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小刘与一私企签订了三年的劳动合同,公司承诺一年后给小刘缴纳社会保险,如今已经快三年,公司还没有履行承诺。“有员工曾问过老板,老板每次都说过段时间。我们都挺无奈的,何况在延安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公司不止我们一家。”小刘说。
据了解,企业给员工缴纳‘五险\’是国家强制的。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私企不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一方面是企业管理者想省去一部分开支,故意拖延不缴纳。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劳动监察部门检查监督不到位。再就是劳动者这方面的法律意识淡薄,没有维权意识。记者提醒大家,社保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对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时给予必要的特质帮助的制度。劳动者应该积极参与并要求单位按要求为自己缴纳社保,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强国峰)2月23日至24日,市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五次会议,为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如期顺利召开做好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飚主持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世清、张宏、冯毅、...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