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城管局办公室工作时曾负责答复办理过一份政协提案,大体意思是榆林市城中某广场流动人口较多,偌大的一个广场及周边只有一个公厕,提案建议要不断增加公厕数量,并特别明确指出公厕的蹲位设计不合理,应将女厕的蹲位设置多于男厕。近日在报章上看到广州的女大学生开展“占领男厕”的行为艺术,呼吁全社会关注女性如厕难问题。
随着工作的深入和认识水平的提升,现在想起那位政协委员是多么精于考量、细于观察,能将这种细微的关乎老百姓生活的,甚至有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建议提到“两会”上奔走呼吁。毋庸置疑,近年来城市公厕男女蹲位比例失调与公厕数量较少以及公厕环境脏、乱、差共同成为许多城市在公厕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被人们所广泛“诟病”的地方。深思其中的道理和根据日常观察,发现这一建议的确不是“吹毛求疵”之举。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因生理特点不同,女性用厕所的时间大约是男性的3倍左右,即便忽略了男女厕所设计上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男女蹲位的比例至少也应达到1︰2.3方可谓之公平。然而全国大部分地区或城市在公厕蹲位的设置上则是“男女平等”,甚至出现“男多女少”,因此在许多人口聚集的区域和一些旅游景区、景点旁的女厕所门前经常出现排长队现象就不足为奇了。透过这类现象可以看到很多城市设施功能的发挥和提供服务的能力多少有点“美中不足”,就以公厕建设管理为例,城市中心区域的公厕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越来越少;有些公厕有供暖设施,但并未接入供热系统,冬季水管受冻后“水厕”只能变成“旱厕”;有些名为“水厕”,但水流如同涓涓细流,没有任何压力和冲力而言,公厕岂能不脏?这些都是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但是这种“见微知著”的小事的确能体现管理部门的精细程度,同样能折射出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和品位高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榆林市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用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数字化、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水平”,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管理的部门都应重视细节、关注细节、完善细节,做到管理上精雕细刻、服务上精耕细作、技术上精益求精、花费上精打细算,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到便民、利民、为民的“以人为本”理念上来,从细微处入手,从环节上着眼,通过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精细化举措来诠释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现实意义。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罗科伦高智)延安市博爱医院新购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安装调试到位,正式投入使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这将大大提高该院临床检验速度和质量,为满足临床工作需要和开展大型健康体检活动,提供坚强有...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