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店门口有一个烟头,执法人员要关我的门……”
“我餐馆门前掉一个烟头,执法人员要罚我的款……”
最近,总有门市、餐馆老板和景区负责人给我打电话反映遭遇关门、罚款的事情,恳求我给环境整治执法人员说说情:“能不能不要关门?能不能少罚款一些?”其言词恳切,令人同情。
为了把延安建设成为一个优美的旅游城市,环境秩序整治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违反了城市管理的有关规定,都要进行处理,轻者罚款,重者关门停业整顿,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罚款、关门停业之目的是为了改进工作,如果大家都在处罚上纠缠,动不动就拿钱来摆平,旅游环境整顿工作就可能简单化,变了味,把好事办砸,结果事与愿违。
严格城市管理,必须遵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同时,还得采取人性化管理举措,把加强城市管理,维护整洁有序的环境,由城市管理者的工作变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注重讲究执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坚持文明执法,摒弃“一赶、二扣、三处罚”的执法方式。对门市、餐馆和景区责任区的卫生监督,就是要把严格执法与和谐管理辩证统一起
来,雷霆手段,菩萨心肠,一方面要求责任区的卫生责任者必须负起责,保持环境优美;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情、理、法的合理运用。责任区卫生不清洁,当即改进了,可以不追究,但必须有保持环境卫生的新措施。对占道经营的治理也是一样,采取包容的姿态,注重情、理、法的合理运用,给予有限开禁,合理疏导。对故意破坏市政公用设施,如拆除护栏、毁占绿地、偷盗灯光配件、打砸公交站牌等现象,就必须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绝不手软。
在2011年第四季度全国50个样本旅游城市游客满意度调查中,延安一举摆脱之前连续七个季度垫底的窘境。2012年,第一季度国家旅游局增加10个样本旅游城市,在60个样本旅游城市中,榆林市排名为56位,成绩提前,形势看好。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广大干部职工付出了辛勤的工作,市、县(区)环境整治部门功不可没,我们值得倍加珍惜。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本身是最具公众参与性的公共管理,公众城市管理意识的强弱和参与城市管理的程度,决定着综合整治质量的高低。榆林市游客满意度调查排名之所以能够提前,就是在城市综合整治中,贯彻执行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管理”的方针。只有真正形成一种人人理解、人人参与的“无障碍通道”式的整治模式,我们综合整治的目标才能实现。
今年4月1日,全市旅游环境整治再动员再部署及总结表彰大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姚引良提出,今年榆林市游客满意度工作要再靠前三位。“再
靠前三位”是号角,也是目标。这就需要全市人民群众,以及涉旅各县区、部门、单位和全市旅游工作者创新工作思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一方面需要严格执法,严格管理,维护好法律制度的严肃性;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以人性化执法的方式去工作,不断提高市民群众的城市意识、环境意识和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城管执法部门必须坚持用亲民、爱民、为民的理念从事管理,找准发展经济与美化市容的最佳结合点,实现执法者与执法对象相和谐,执法权力与执法责任相和谐,管理与服务相和谐,维护经济繁荣,在方便市民生活和保持市容整洁有序上实现双赢。
为缓解停车难,宝塔区政府会同市交警支队在市区开辟了780个停车泊位,让部分残疾人去经营和管理,这样既解决了难停车的问题,又解决了部分残疾人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部分残疾人代步车非法营运的问题,以及影响交通畅行的问题,一举多得。这就是人性化的理念管理城市,既解决了问题,又办了实事,老百姓怎能不拥护?
目前,榆林市旅游环境整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游客满意度也不断在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实现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才能确保旅游环境整治不断取得新突破,才能推动游客满意度排名位置不断前移,才能重塑延安旅游的美好新形象,延安旅游才会不断持续升温! (作者系延安市旅游环境整治督查督导队队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锋)5月21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委党校校长杨鑫,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卢力群,带领市纪委、市委办、组织部、财政局、发改委、人社局、审计局、房屋征收局等部门单位负责人,深入市委党校调...
延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延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